如何把握思品教学的“度”

发布日期 : 2010-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申海兰 仲伟媛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所谓“中庸”,北宋的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追至今人的理解,便是对“度”的把握。那么,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预设的实施是否也应把握好其中的“度”呢?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在这里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以求正解。


  一、定位好生活的“角度”


  课标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性”是本课程的性质之一。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需要在“生活的角度”上仔细斟酌了。品德教育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绝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对儿童生活的引导,是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正是教师往往以过来人的先入为主,使教学脱离了实际。


  比如,在二年级上册《金色的秋天》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仅凭成人化的关于秋天的定义入手,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肃杀悲凉的”等,那便限定了学生的思维;而只是凭借教师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学生罗列一些秋天的相关知识、抽象化的语言,也只会让学生心生厌倦,从而丧失了探索的兴趣。所以,只有引领学生亲自走进大自然,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秋天,用自己的身体去触摸秋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秋天,才能使他们得到完全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此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体验找到引导的切入点,进一步拓展、升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德教育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他们的生活”。


  二、掌控好活动的“尺度”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的各种活动来实现。教师绞尽脑汁想出的活动,怎样才能达到预设的效果呢?这便涉及教师对“活动尺度”的掌控。可见,活动过程的“调控”又成了有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我曾经看过两位教师执教的同一课题———《关爱他人》。课堂上,两位老师都采用了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的教学场景,但两堂课所呈现的课堂状态却大相径庭。第一位教师先出示残疾朋友真实生活的图片,然后口述体验方法:单手穿衣、系鞋带,双腕写字,蒙眼走路。学生开始体验,一会儿试试这个,一会儿试试那个,蒙眼的同学下位走路,摸摸这个同学的脑袋,拍拍那个同学的肩膀,碰到桌椅就嘻嘻哈哈地转身再到别的地方去。整个课堂陷入混乱状态,教师用了好长时间才隐定了学生情绪,维持了课堂纪律。这种体验过后的感受大家是可想而知的,学生只会说“不方便”“很辛苦”这样的空话、套话,而没有真实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同情。而另一位教师,以残疾朋友现实生活图片为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所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残疾朋友在生活中会有哪些不便?然后总结提升:是啊,他们有的双目失明,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只能靠耳朵听,靠手去摸;有的双耳失聪,世间各种美妙声音都与他们无缘;还有的肢体残疾,生活中的处处充满着不便。同学们,现实生活中的残疾朋友还会遇到很多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困难,所以我提议,现在我们就来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切实感受一下他们在生活中到底有多难。谈话过后又通过大屏幕出示体验活动:单手穿衣、系鞋带,双腕写字、蒙眼走路,并要求:活动在小组内进行,每小组协商选择一种或两种活动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同时体验,再交流感受。这样,在一个小团体里有了组织者,保证了活动的实效,而且大家共同体验同一个活动,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活动后的感受,既加深了自我体验的深度,通过共享,也延伸了体验的广度。最后,在全班交流时,许多学生的谈话赢来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有的说:我体会到了一个字“难”。一只手穿衣服,我用了好大的劲扭来拽去还是穿不上;残疾朋友天天这样,真不容易啊!还有的说:我感受到了恐惧和紧张,闭上眼睛走路,我什么都看不见,总担心碰到桌凳或同学;盲人在马路上走路,随时都可能有行人、车辆和其他障碍物,会多么紧张和害怕呀!


  由此可见,课堂上的活动还是要在一定限度之内的,并且教师必须发挥其在活动中的掌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活动中呈现课堂的有序,使体验感受真正融入学生生活乃至心灵。


  三、调试好情感的“温度”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对情感最深层的呼唤。“热爱”是情感的体现,而“做人”当是希望其具备一颗拥有人类一切美好情感的心灵。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放大学生情感,以强化学生体验,令其“爱生活,会做人”。那么,教师释放情感到何种程度才能事半功倍,而不至于过犹不及呢?


  有位教师在执教《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时,便遇到了瓶颈。本课是以亲情为主导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爱好习惯,理解其情感需求,并尽其所能为老人做些事情。课堂上为激发学生情感,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位老人的呼唤》。听了老人的心声,师生都非常动情,但是,此时教师没有做到及时抓住情感的生成点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升华,而是任其无节制地释放和扩大,以致课堂上泣声一片,教师无法收场。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涉及课堂上教师要回归理性的认识,关键是这情要走向何方,教师还不够明确,以致掌控没了尺度,教学目标的落实就更谈不上了。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学生情感萌发的源,让学生共同商讨如何理解老人的心境和需求,使之能幸福地度过余生,便会使之前的哭有了意义。


  所以,情感的“温度”是需要教师好好调适的,“温度”过低无法打开学生心扉,“温度”过高又会消解那份激动以致引领不了行动。


(《山东教育》2010年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