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优秀该停否

发布日期 : 2018-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临沂市外国语学校  马际娥

 

近日读了某校长令人“振聋发聩”的文章《孩子别太优秀,停一停!》,文中说了这样一些优秀的孩子:小学时会弹琴、跳舞、画画,成绩好;初中成绩是前几名,后来考上重点高中;高考时成为状元,考上最好的大学;后来读研究生,再读博士……不到50岁就成为正处级干部……不到55岁却进监狱里去了。这位校长说:“现在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芮成钢不就是吗?”一个芮成钢就这样成为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原罪,就成了“普遍现象”?在此,我只想说,中国只是出了一个芮成钢,校长们又何必大惊小怪?更多的高考状元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们的校长们怎么可以如此忽视他们?此校长搬出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还有孔子的原话,“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因此得出教育要“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中庸才是人生”“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如此,学生的灵魂就丰满了,我们的教育就不浮躁了,我们的校长就放心了。可是,我们的孩子又会变成怎样的一副样子呢?我仿佛看到一群孩子,像一个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老太太一样,满脸成熟,一身深沉,沉浸于自己的心灵之中而忘却了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更不用说还有什么中国梦之类了。静静等待,静静老去,培养一群自私的以自己感受为主而不顾其他的人,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慢教育吗?

对于校长“教育应该引导孩子转向爱、善和智慧”这个观点我很赞同!但这并不能成为指责我们的“教育技术层面走得太快”的理由,也不能成为我们让孩子可以“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的理由。教育像养花,要静待花开,这个观点我也赞同。但是,对于“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这句话我却不赞同,上帝没有那个责任和细心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存在价值,更不能给予每个孩子存在的价值。每个孩子的存在价值仍然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和争取的。慢慢养花也是需要精心浇灌和养育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校长也说“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既如此,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学音乐、学画画当然不一定能成为艺术家,但至少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可能与他以后的工作无关,但与他以后的生活肯定有关。你不学肯定不具备艺术素养,这个结论该校长应该也无从反驳吧?

我在想,该校长之所以如是说,是否因为那是邻家的孩子而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是校长家的孩子,校长是否还要呼吁:孩子你不能太优秀,请停一停?一位重点学校的校长,其影响力可想而知,所以很多网站和公众号都醒目地转发了该校长的大作,其传播影响之广,足以令许多家长和老师迷茫而不知所从。

作为一个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斗胆以此文与这位校长商榷。教育应该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规律。但是,我们不必矫枉过正。我们不能提倡分数论,然而我们也不能让教育失去了分数。素质教育也不能成为无为而教的代名词,真善美更不是音体美和分数的对立面。遵循教育规律也不是不去主动有所思考和变革,就像没有阳光和水的沐浴,任何花儿都不会绽放一样,我们的教育有时也许存在误区,然而我们总在探索和改革,使其变得更好!这就足够了,为什么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任何现象和典型也只是某一方面的缩影,不能成为我们以偏概全的理由!

虎爸虎妈可以叫停,而孩子的优秀,请继续前行!

 

(《山东教育》2018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