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三问”

发布日期 : 2016-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章丘市黄河镇中心小学   史延虎

 

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几年了,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目睹了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深刻变化,也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巨大成就。但是,语文课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好玩”,而“语文味”越来越淡、离语言文字的学习越来越远的情况,也引起了笔者对语文教学“三问”的深入思考。

一问:语文教学中教的是“真语文”吗?

近几年来,有些语文教师未能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实质,很多语文课已经逐渐偏离语文本身,走向“泛语文”“非语文”。“泛语文”是对语文的泛化,过多涉及语言表达的内容和精神层面,过多关注学生的精神素养、科学素养、道德素养等,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不够,混淆了语文教学的对象和范围,失去了语文自己的学科本位。“非语文”已经不是语文课,是在“泛语文”的基础上越走越远,走出了语文的边界。很多语文教师没有按照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开展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架空文本语言,脱离语文的言语训练,过多涉及语文文本之外的问题,有的打着“拓展”的旗号,以文本的某一内容为由头,将语文课“切换”成了思品课、科学课、环保课、音乐课、美术课等,离语文课很远。

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所有过分夸张、大量渲染、煽情滥情、滥用现代化手段等不以语文为主角的语文课,不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语文课我们都称之为‘假语文’。”“非语文”“泛语文”都是“假语文”。空洞的说教、炫目的媒体展示、无关的实验验证、花哨的表演充斥着语文课堂,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丝毫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一位教师执教《新型玻璃》,先从生活中的玻璃导入,然后依次讲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性和用途,继而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新型玻璃。整节课把重点放在了解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上,如同一堂科学课,几乎没有语文味,语文课应有的基本能力的训练没有得到落实,虽然学生表现很是活跃,却给我们留下了深远的沉思。教师根本没有挖掘教材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没有很好地理解与应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抛开了语文教语文。其直接危害是:把语文课上成没有语文专业、没有语文特质的课,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缺少语言素养,不会准确表情达意。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本真。

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语文教学必须拒绝“假语文”的问题,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比较:同样是教《太阳》一课,大陆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带着学生研究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而一位台湾老师,却在设计上突出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这位台湾老师的教学对我们如何进行本真的语文教学很有启发意义。

二问:教学中扎实进行语文训练了吗?

小学语文教学关键就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语言文字运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成了当下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然而,语文课堂上冷落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训练的现象仍相当严重,字词教学的落实、文章结构的把握、表达方法的揣摩等被抛之脑后。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形式大于内容,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以朗读训练为例,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朗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本身也是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语文能力和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是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过去我们经常用书声琅琅来形容我们的语文课堂,但是,不知从何时起,语文课堂上本该有的琅琅书声越来越低、越来越少了。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热衷于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忽视了学生的朗读和对朗读的指导,以致一些学生学完课文后,却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教学中朗读的缺失不仅使课堂缺乏琅琅书声而沉闷乏味,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索然,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素质培养留下“缺陷”。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朗读教学,留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强化朗读训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就是语文,学习、运用、丰富和发展祖国的语言文化是语文课程的第一要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真语文”课堂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培养的整体推进,淡化对课文的人文解读。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综合体现在听说读写上。语文老师讲语文在‘真’,应当从字、词、句、段、篇入手……”在教学中,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师要能抓住课文的知识点和切入点,把文本作为载体,来教学生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课文内容中学习方法,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语文课教的是什么?教的是语文,教的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在语文课上不教语文,而是教课文、分析课文。分析来分析去,只是在说这篇课文讲什么,而不把课堂真正落实在听说读写上。

一句话,小学语文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那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要以语言文字运用为着力点,引导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的语言得到积累、理解得到加强、想象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努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问:教学中恰当运用“语文的方法”了吗?

语文的方法就是遵循语文学习规律,以语言活动为主,采用看、听、读、品、说、写等方法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扎实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这一理念。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理念,教学时,片面追求愉快教学,片面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没有把握好“度”和方式,有些课堂活动花样百出,常常使得课堂活动“活”而不“实”。教学中,许多教师绞尽脑汁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有唱有跳,有写有画,有图片展又有课本剧,有生动的故事也有各种表演,有美妙的旋律又有各种动画。无效的合作、肤浅的活动和形式化的课件,表面上的热热闹闹,难以掩盖实质上的低效或无效。只有温度,没有深度,热闹过后一场空,学生得不到有价值的东西。

以语文课堂上的表演为例,课堂表演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和载体。恰当地运用表演形式,对创造和谐、有趣、丰富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设计表演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该用的时候则用,千万不能滥用。现在,很多教师一味追求活跃的教学气氛,组织表演具有随意性,动不动就组织学生表演。只有温度、没有深度、哗众取宠、形散神离的表演,是画蛇添足,不仅不能促进语文学习,反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再如多媒体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得力助手。在有些老师眼里,似乎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公开课,就成了一堂低品位的课。现在,在很多语文课上,课件的运用成了最大的“卖点”。有的授课教师几乎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有的教师为创设情境牵强附会地运用课件,本来一读就懂、一点即通的问题,也要用课件展示,既浪费了时间又消耗精力。“老师换,学生看”替代了应有的讨论交流,“读书”的课堂变成了“读图”的课堂,声像欣赏代替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诵读品味,直观场景取代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依赖“直观”而忽略对文本的研读和感悟。课件过多过滥,教学在视听中进行,挤占了学生读、思、议等学习时间,如令人眼花缭乱的泡沫,看起来光彩艳丽,却结不出丰硕的果实。

总之,语文教学讲求的是求真务实,并不一定要方法多先进,理论达到多高深,而是要符合语文学习本身的规律。语文教学从课改初期的“拔剑四顾心茫然”到后来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是一个进步,是老师们积极探索的过程。现在语文教学正走向“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更高追求,让我们实实在在上好语文课,让语文教学踏上求真之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山东教育》2016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