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让语文教学摇曳生姿

发布日期 : 2018-08-30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威海市文登区环山小学   毕永红

 

“忽如一夜‘微’风来,千树万树‘微’花开。”不知不觉间,微电影、微博、微信、微商……“微”字号已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微课也逐渐走进了小学语文教学。

初识微课时,曾认为,微课只是适用于数理化那些理科学习,那清楚简洁的讲解,那直击目标的率真,怎么看都跟充满人文气息、关注品味感悟的语文教学不搭界。然而通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才恍然发现:微课,扎根于语文教学,更会令语文学习摇曳生姿!

一、巧用微课,突破朗读难点

语文教学中,永远不应缺失的是琅琅的读书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永远是目标之一。而要想读正确、读得有感情,离不开正音和指导。有了微视频的帮助,课前学生预习朗读课文时便事半功倍了。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桂林山水》一文,多处出现“啊”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六个“啊”字,强化了作者情感的表达。但学生在朗读时,由于不懂“啊”的音变规律,常常会把它们都错读成“a”。如果课前学生带着错误读熟了课文,再纠正可就难上加难。因此,我们设计了一节介绍“啊”字音变规律的微课,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就突破了朗读的一个难点。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不仅能读准这六个“啊”字的读音,对“啊”的音变规律也有了清楚的认识,遇到类似的情况就能游刃有余了。

再如,朗读课文表达不同的感情时需要运用不同的语气、语速。了解了这些朗读技巧,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就会有的放矢,恰当地读出感情来,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拖腔拉调。在课前预习时我们让学生观看了老师制作的微课《智多星为朗读支招》,课堂朗读时发现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有了这些关于朗读方法的微课指导,学生的课前朗读就如虎添翼,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更有效的方法,朗读的兴趣和信心都在增强。

二、妙用微课,强化方法指导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在语文学习中,有许多方法需要学生掌握,比如:概括文章大意,写读书笔记,学习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句式的转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词语等。根据这些知识点,制作出短小精悍的微课,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将原本枯燥的知识讲解变得精彩有趣,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理解。

例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那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在学习《生命生命》一课时,我们借助微视频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作者所写的三个事例的主要内容。学生由此举一反三,学会了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

再如,为了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制作了习作方法指导系列微课、修辞方法指导等微课,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展示人物特点,运用修辞方法提高语言的生动性;至于书信的格式、读后感的写法等等,也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来展示。学生在微视频的帮助下,掌握了这些方法,对语文学习有极大的促进。

方法的学习,常常是枯燥难懂的。然而有了微课的帮助,借助动画、视频、音乐、画面、卡通人物等形式多样的刺激,通过有趣的游戏等环节,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不少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这些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三、巧借微课,提升探究热度

语文学习中,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因此,在课前预习时,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但是,对小学生而言,大篇的文字阐述非常枯燥乏味,学生即使搜集到了某些资料,自主记忆、学习的兴趣仍然不高。而借助微视频,运用生动活泼的视频、画面进行背景的介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非常浓厚。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十六课《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7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人们为香港回归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但是因为时空的距离,学生对香港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对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的感悟也不深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搜集相关资料,制作了《香港的前世今生》微视频,教师借助虎门销烟的视频、签订《南京条约》的图片、香港城市面貌变化的照片等资料绘声绘色地介绍了香港位置、名称来历、被割让的经历、回归的过程、如今的变化等,学生不仅了解了香港,更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与作者产生了共鸣。理解诗句含义、读出自己的感悟便轻而易举了。

再如《丝绸之路》一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的作用。有了微视频的帮助,文后资料袋的内容就可以生动活泼地介绍出来,学生不仅了解了历史,对中华古老的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今天西部大开发、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等有所涉猎,时代感更强,参与意识更强烈,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也更浓厚。

四、借助微课,深化体裁意识

语文学习中对体裁的把握非常重要。在小学教学中,虽然并不要求特别清楚地了解某种体裁的特点,但对一些常见文体特点的初步感知还是要有的。如果某种体裁的相关知识能制作成微视频,学生对体裁的把握就会更深刻。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要求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并创编童话。在学习《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我们制作了《走进童话》微视频,结合学生以往学习过、阅读过的童话,介绍了童话的特点。课堂上,教师从童话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体现童话特点的语句,并与作者原文相对比,在几处文本空白处展开想象,不仅使学生对童话体裁的特点把握更深刻,而且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深入体会了作者、编者的文笔精妙之处,为后面的自编童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捕捉恰当有效的教学点,制作出深入浅出的微课,再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时机——如课前预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课后拓展等环节使用微课,就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微课,将让语文教学摇曳生姿。

 

(《山东教育》2016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