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卡”——我教学的“得力助手”

发布日期 : 2015-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临朐县东城双语学校   许小梅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我,一直在小到六七岁,大到十一二岁的孩子中间穿梭,孩子的天真活泼,让我萌生一个念头:孩子都喜欢玩,如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让孩子们感到数学“好玩”?近年来,我阅读资料、研究课堂、反复试验、精心打造,依据“以玩激趣,以趣活学,以学促玩,以玩塑人”的教育理念,创设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教学方法——“三卡”教学法。

一、“三卡”——自成一体、合三为一

所谓“三卡”即自主学习卡、迷津导航卡、目标达成卡。

(一)自主学习卡——搭好自主学习的“柱子”

“自主学习卡”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以自主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学习工具。

“自主学习卡”的设计,侧重于内容精、知识浅、指引准。

“自主学习卡”明确学习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每单元的训练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差异,体现因人而异和因义而异的原则,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

(二)迷津导航卡——构建自主学习的“桥梁”

“迷津导航卡”是学生在巩固新知的过程中,将“错题”“易错题”“难点题”“典型题”进行登记,进而剖析、梳理的学习卡。它是本节课重点、难点的集合,是系统学习基础上的重点解析。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也是通过反复练习,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迷津导航卡”围绕知识重点,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地让学生练习。

“迷津导航卡”的运用,让学习重点更加突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三)目标达成卡——围起自主学习的“护栏”

运用目标达成卡是“三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由教师引导,小组之间合作完成。选择知识点、易错题、重点、难点题,制成“目标达成卡”。目的是检测学生对“自主学习卡”和“迷津导航卡”上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这是衡量师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一把尺子。此卡包含“漫步基础林”“登上瞭望塔”和“小小反思台”三项内容。“漫步基础林”是对“自主学习卡”所学知识的反馈巩固,“登上瞭望塔”是对“迷津导航卡”学习内容的深化、拓展与提升,最后通过“小小反思台”让学生对“目标达成卡”中的差错进行深度反思,从中发现差错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达到从错误中求知,在错误中探究的目的。

“三卡”自成一体,又合三为一,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通过动、想、看、做、摸、说等各项活动,同学们享受到了数学带来的乐趣。同时“玩”成学习任务,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感知,达到强化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三卡”——我教学的“得力助手”

(一)“三卡”——让孩子们乐中觅知

课堂上,学生通过“三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各项学习活动学生们都积极参与、乐中求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是课堂的主人”。“我来给大家讲一下这道题”“我认为这道题还可以这样解决”“你的这种方法有点麻烦、我认为这样更好”……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灵动,热情高涨。

课下学习活动继续延伸——以个体、集体不同形式上网阅读,搜集资料,走访社区,调查了解……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各种课程资源有机结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三卡”——让我在教材厚薄间穿行

“三卡”教学方法的创设、使用,激活了我的数学课堂,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1.校本课程的开发

随着“三卡”教学方法的应用,我对教材的内涵有了更广阔和深刻的理解后,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学好玩》校本课程的编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方设法把课本上的知识设计成“好玩”的活动,给学生创设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畅谈体验。通过寓教于乐的数学活动,学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了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好玩》的内容和呈现方式,着力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原本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数学视野拓宽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和终身学习的方法。

2.创新作业形式——创造精彩课外生活

作业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教学体系,它通过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再现、整理和加工,让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思维得到锻炼。但在实践中,作业远离学生实践,作业机械重复,作业量过多,学生无法从作业中得到快乐。针对这一现状,我一改过去家庭作业除了写就是算的状况,不断创新作业形式,力图为学生创造一个精彩的课外生活。

“每日一题”:记录课本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补充的问题,以及学生从课外书上发现的趣味题。

“数学报刊”:引导学生用“数学报刊”的形式,充分展现数学中蕴含的文化资源。

“数学童话”“数学故事”:除了撰写数学日记,高年级的学生还尝试编写了数学童话和数学故事。同学们将自己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巧妙地植入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

除此之外,我还结合所学知识,布置一些实践性、操作性、查阅性作业,以上多种形式的作业相结合,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会学习知识的价值意义。

 

(《山东教育》2015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