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

发布日期 : 2015-07-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莱芜市莱城区汶源学校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带着兴趣阅读就可以变枯燥无味的强迫性阅读为“悦读”。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采取讲故事、做游戏、巧妙设疑等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因为学生年龄小,喜欢讲故事,于是利用情境图我创设了一种小鸭吃食的情景,一个小朋友给小鸭喂食,左手食盘中有6只小鸭,右手食盘中有4只小鸭,先让学生阅读并做手势,屏幕出现情境图的画面,然后再提出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

再如:在教“平均数”一课时,教师放了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是2009年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场景,评委给选手打分和计算分数的片段,看完录像,我向学生提的问题是:计算选手的最后得分时,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像这种情形的事情?学生在要解决新问题的迫切心情下和我一起阅读了本单元的新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好平均数打下基础。

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巧妙地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去阅读,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愉悦的情境中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注重方法引导,提升阅读能力

提升阅读能力,方法引导更重要,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能力差的现实,主要让他们读懂插图,说出图意表示出的数量关系;中年级要求学生读懂课本中的信息和例题的要求,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高年级进一步要求学生会叙述课本中阐明的算理,会解释课本中的定义﹑法则﹑公式,并能举例说明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据各年级情况的不同,我进行了以下探索。

1.课前预习阅读法

课前预习首先是细读教材,标出疑点。重点的地方认真阅读三遍加以理解,特别是相似的概念、性质等易错易混淆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区别;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上记号,以便课上提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在教师讲解时,可以作为听课的重点。其次要把信息读出来,整理在笔记上,说清自己的疑惑,在合作交流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为了让学生把审题三读“默记于心,日久成习”,将其编为一首琅琅上口的数字诗:“一读勾画信息,二读圈画未知,三读找好等量关系,列式解答没问题。”有了这样一个口诀,预习、练习、测试都这样审题,长久就固化为每位学生学习的惯性。

2.课外读物阅读法

现在我们汶源学校扎实有效的书香工程建设,让读书突破了学科界限,全科阅读、全员阅读,让有品位的阅读实现了无缝连接。我们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我也向学生推荐了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如《数学家的眼光》《帮你学数学》《奇妙的数王国》《马小跳玩数学》等。利用数学故事、趣味数学、小组阅读交流等活动形式培养兴趣,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使他们多方面领会数学的美和数学的应用。在阅读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提升了数学阅读素养,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数学阅读中受益。在去年学校举行的阅读及讲故事比赛中,我班的张子琪和苗梓慧同学分别获得了阅读小标兵和故事大王的称号。

三、培养思维能力,加强阅读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以说,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手段,阅读不仅需要氛围,更需要促进,对学生进行高品位的阅读指导,让阅读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田。例如在教《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时,根据例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我给学生出了三个思考题:(1)该题题意是什么,找出条件和问题;(2)题中的关键句是什么,该句说的什么意思;(3)如何列式解答,是否有不同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三道思考题自由阅读例题,深刻探寻例题中所阐述的思维过程,并四人一组阅读讨论,解答问题时,也层层深入地思考,根据教师的导读,学生的理性阅读,条理思维过程,正确列出算式,而且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该题。教师在他们的回答过程中进行阅读指导,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因此,要使学生思路条理,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读为本、读出过程、读出思路、读出方法。

总之,数学文本的阅读,远不止上述内容,它涉及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哪怕是计算,同样离不开学生去认真阅读。教师要积极创设有故事的情境,巧妙设疑不同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学生的积极阅读撑起一片睿智的晴空,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更美、更精、更高的探索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山东教育》20156月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