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孔子学做老师

发布日期 : 2015-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聊城市高新区顾官屯联校   许德刚

 

孔子是老师的鼻祖,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但是真正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又有多少呢?最近笔者读了一些著作,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太多的思考和反思,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感受之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论语的开篇语,我们可谓张嘴即来,耳熟能详。但是我们在实际中真正理解孔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实践了吗?过去,我们没少听专家的报告,没少参观外地的名校,也没少听取名师的教学经验,但是,我们又思考和反思过多少呢,又在自己的工作中应用和实践了多少呢?当然,这样也自然不会收获到学习的愉悦。同样是听报告,同样是参观学习,有的人就做到了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就有“不亦说乎”的心境和感受。就拿学杜郎口中学的办学经验来说,有的学校和老师学习之后,认真思考和反思,把学到的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就是“学而时习之”的缘故。相反,有的学校和老师并没有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没有“习之”,或虽“习之”但没有“时习之”,没有坚持到底,也就没有“不亦说乎”的感受和收获。所以,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学”和“习”的关系,不仅要“学”,而且还要“习”,并且要“时习”,才会收获“不亦说乎”的良好效果。

感受之二:“不学诗无以言。”

意思是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这是孔子教导儿子孔鲤的话,可见孔子对于语言的看重。那么,对于我们当老师的来说,这句话就更有价值和意义了,因为我们每天都要通过语言和自己的学生打交道,通过语言来达到我们高超的教育效果。如果一个老师的语言匮乏或平庸,就不会有感情和激情,就不会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就不会用自己语言的魅力去感动、感染、激励我们的学生,更不会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语言对自己的老师产生敬仰之情。我们今天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古文,背诵经典名作,将对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经典基石。而我们小时候缺少的这一课,是不是应该及时补上呢?与自己的学生一起背诵经典,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到那时,就不会有“无以言”的窘况出现了。其实,已经有不少有心之人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经典同行之路,已经背诵了大量的经典诗文,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用自己的语言魅力提升课堂的魅力,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和尊敬,这样自然会收到令人欣喜的教育效果。

感受之三:用“仁”的思想做教育。

在论语里“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是论语的核心内容,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它不同于有形的“人”。

“仁”的含义其一就是“泛爱众”,就是友爱每一个人。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来讲就是要爱学生,用博大的胸怀去爱护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于学困生、问题生、留守儿童以及家庭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得到教师的关爱。关爱学生的学习,关爱学生的健康,关注他们的困难,着眼他们的长远,都是“仁”的具体表现。但这种表现不是来自制度惩罚、奖金激励等外力,而是来自于校长和教师自身的内心要求和对教育事业的自觉追求,来自于教师的真心实意。孔子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成“仁”的愿望,都应当真心实意地去追求“仁”的境界,如果坚持这样做了就会得到“仁”,就会达到“仁”的境界。这里的根源是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外在的力量强求自己去做。只有自己有强烈的要求并坚持去做,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这也许就是在同一学校任教多年而思想境界不同的缘故吧。

孔子认为,“仁”的精神价值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用“仁”的思想爱别人,自己首先要成“仁”。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当别人的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当好自己的老师,教育好自己,自己首先做到,才能教育别人,才能当好别人的老师。孔子认为,一个本质上有问题、内心存在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仁”不仅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我们今天做教育,就要像孔子那样,一方面要有内心成“仁”的要求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要有成“仁”的具体实践行动。我们爱学生不仅仅是心里这样想和嘴上这样说,关键是做,同时还要有施爱的本领和艺术。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坚定自己的意志,学会在事业上坚强,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仁”的境界。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事实上,当我们做教育的人都有了“仁”的想法、有了“仁”的要求的时候,当我们为之舍身求仁而不是舍仁求身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何愁不能发展,我们的孩子何愁没有希望?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还有不少人为了达到自身之目的,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没有舍身求仁,不是“泛爱众”,不是从心里爱每个孩子,不是从行动上爱每个孩子,而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已,甚至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损害了孩子的长远利益。

另外,我们有的老师的课准备不充足,甚至上无准备之课,填鸭式、放羊式课堂让最基本的基础没打牢;或者为了追求装点面子的考试分数,而不顾及学科特点,不顾及学生兴趣,不顾及教育规律,影响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甚至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终身发展;为了片面追求分数,占用了孩子大量的课间活动时间,许多孩子喜欢而又非常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被扼杀,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评估弄虚作假一两次活动,或者只是装装素质教育的样子搞点皮毛的东西,实则做着应试教育的老一套来迎合社会中的落后思想,迎合部分学生家长的短浅目光和虚荣需求,而最终是为了保全自己。如果我们做老师的人忘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忘记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不以人为本,不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我们又怎么能称得上“仁”的思想呢?

如果我们做教育的人,内心都充满了“仁”的要求,敞开了博爱的胸怀,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境界自省和勉励自己,用“仁者爱人”的思想来要求自己,并为实现自己对学生的这种爱来严格要求自己,尽快提高和发展自己,并认真实践自己的教育行为,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组织好每一次活动以及从不同侧面关爱不同的学生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内心对“仁”的需求和外在的教育行动相一致,那么,我们才算得上一个名副其实的有仁德的教师,我们的教育才称得上是真正有仁德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只有在这种内在的爱和外在的爱共同教育中成长起来,才会有一个灿烂美好的明天。

 

(《山东教育》2015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