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计算教学高效低耗

发布日期 : 2014-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青岛市黄岛区实验小学     

 

1.重视估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估算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起着重要作用。一是计算之前,通过估算,能推断出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二是计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为检验手段,对结果进行估算。例如,计算74-8,通过估算能知道其结果是60多,否则,计算有误。同时,估算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因为,估算过程是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思考的过程,也是逻辑思维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估算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

2.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优化算法

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追求的是学生群体方法的多样化,对某一个学生而言,方法可能只有一种,但对众多学生而言,方法就呈现出多样化。如“借位法”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好的方法。只要是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创造”出的方法,都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教师应提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对学生本人来讲就是最优的方法,从这一角度看,优化的方法不一定是统一的一种算法。如学生算“24-8”时,学生一的算法是:24-10=14   14+2=16;学生二的算法是依次减12322……16;学生三的算法是:10-8=2   2+14=16;学生四的算法是:14-8=6   10+6=16。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影响,许多学生喜欢第三种算法。

的确,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着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使命。但是,我们还必须做理性的思考:口算与后面笔算的学习相关联,不能哪种方法都行。这就需要优化,特别是对一些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未经学生充分思索得出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具体的指导。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好而且又适合自己的方法。

3.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学习

一般来说,教材上计算题的呈现方式都是比较单一的,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甚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改编,丰富例题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期待中开始并进行计算的学习。我们应在计算教学中注重把计算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来自于身边的生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课堂中的数学更贴近生活,走向市场。

4.在游戏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

1)组织比赛

孩子们总是非常要强,都想争个第一。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例如,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我常在班级里组织计算比赛,全对的加红星。在比赛时,学生们个个信心十足,仔细检查着自己的计算;成绩出来以后,成绩好的学生春风得意,而那些失误的学生则是懊恼万分,只恨自己当时没有再认真一点检查。

2)扑克游戏

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以后,我还根据题目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扑克游戏———《夺宝奇兵》,一般由四个学生玩,其中两人监督,另两人各拿出一张自制的100以内的带数的牌,先说减法得数,再说加法得数,谁先抢答对的得一分;答错则扣一分。如此进行20次,谁的分多,谁就夺到了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然后另两人再抢答。学生玩得不亦乐乎,答题的紧张万分,生怕自己粗心答错了,题目也由最初的不退位、不进位计算,发展到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的计算。最后,我还在班级里组织开展了一次“夺宝奇兵”擂台赛,学生们更是纷纷参与,激情高涨。

3)开火车

低年级练习口算的时候,大多会采取开火车的形式。“开火车”练习面广量多,且富有童趣,小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参与性很高。

5.在错误中不断提升

在计算中,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不是抄错数字,就是算错数,要么是小数点点错了,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但却屡改屡错,让人烦心不已。因此,课堂作业我总是坚持进行面批,每每批到错题,我常会多问学生一句:“来,检查一下,你这题哪里错了?”可是往往有学生根本看不出错在哪里,甚至改多遍也不对。看来,有些学生根本不会检验。针对这一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更加注意对学生进行计算方法和检查方法的指导:先看写对数没有,再看算式的计算,然后逆向思维进行检查。同时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整理成错题集,以提醒自己和警戒自己。

总之,要培养学生较强的计算能力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组织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并且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的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山东教育》2014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