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性设计

发布日期 : 2013-1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郓城县实验小学   陈  茹

 

小学生的数学作业如果设计得科学的话,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用作业检查教学效果。如果作业设计得不好的话,比如重复性的计算题,或者是布置一些仅仅为考试服务的题目,那么学生就会被动地完成,没有积极性,甚至对数学作业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所以说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考虑习题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尽量与生活相结合,进行趣味性设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作业不再枯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作业。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仿例题的题目太多

纵观现在小学生的习题可以看出,仿造例题的题目太多,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习题太少。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就处于被动状态,完成作业纯属应付差事,不求甚解,也难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就更谈不上了。

2.纯计算性的题目太多

作业中单纯计算性的题目太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作业感到枯燥乏味,态度消极,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缺乏应用型的习题也不利于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运用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3.缺乏合作互动的题目

作业中单独完成的题目太多,缺乏合作互动的题目,表现为没有把数学作业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也没有利用学生家庭环境的力量。单独、机械地掌握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还容易使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作业趣味性设计的方法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感受出发,设计一些与童话故事有关的,或者结合游戏的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者设计一些接近生活与实际,并能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作业,让学生知道数学的用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游戏性的作业

小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因此可以在游戏中进行作业,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达到传授学生知识的目的。比如,在教学“认识角”这一课时,让学生观察教室中都有哪些角,然后采取抢答的方式回答。这时学生就开始仔细观察,并争先恐后地抢答。然后笔者又开始组织“摆一摆”的游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一盒火柴,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火柴棒摆出不同的图形,并数出图形中角的个数。因每个小组摆出的图形不同,所以每个小组角的个数也就不同。在教学中进行这样的趣味游戏作业,使得数学计算题不再枯燥,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生活化的作业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趣味作业还可以进行生活化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比如,学习了重量单位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先掂一掂袋装食品的重量,然后再看包装上面所写的重量,让学生对重量单位有一个实际的感受。在学习了计算面积和体积之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尺子量一量家中的长方形物品,然后算出它们每个面的面积和整体的面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计算能力,调动了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也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带来了无穷乐趣。

3.合作性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未来社会要求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新课程倡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合作性的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比如,在学习了计数方式和统计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门口的马路在某一时间段内过往的车辆进行数量统计。每个小组中的几个人可以分工合作,有的记录小轿车的数量,有的记录自行车的数量,有的记录货车的数量等,然后用写“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并绘制出统计条形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不但准确迅速地完成了作业,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综合性的作业

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往往比较单一,且各个知识点都是分开进行教学的,没有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综合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且需要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才能解决。所以,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综合化。

总之,在素质教育中,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不应该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计算题。教师应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作业,在作业中联系实际生活,使其具有应用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作业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山东教育》201310月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