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美术教学的几个误区

发布日期 : 2012-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临邑县邢侗街道办事处机房学区小学   李广福   陈忠菊

 

当前,美术教育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特别是新课改的实施,让我们不断地接受新的观念新的教学理念。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更对美术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回忆自己这么多年在农村教学的经历及自己走访的众多的农村学校,发觉目前农村美术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教学失去了学科教学的特征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在农村,许多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只是一味地突出美术学科的德育功能,忽视了美术学科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德育功能只是美术教育的一小部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渲染它的辅德功能,也就失去了美术教育原有的学科特点,也迷失了美术教学的方向。《课标》中明确规定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一堂美术课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诸多能力的培养,也就失去了美术教学的意义。例如:有的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过分地介绍历史背景以及表现内容,或者是作者私生活花絮。这样使一堂美术欣赏课上成了说话课或是看图作文课等,忽视了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喧宾夺主,失去了美术学科的特征。

二、美术教学中价值取向的误区

美术,是一种对美的感受,对美的理解,所以艺术品是圣洁的,是艺术家的精神的写照。艺术品是不能用卖多少钱来衡量其艺术价值的,艺术品的价值不能与金钱画等号。然而许多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明艺术品的“价值”,总是举一些不恰当的例子。如:在讲凡·高的作品时,总在不停地强调凡·高的油画每幅都在几千万美元以上,是如何的值钱,甚至个别老师沾沾自喜地告诉学生,我的一幅也卖出多少钱,这就误导学生,使他们在头脑中产生一个错误的判断,即卖的钱越多艺术价值越高。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对这方面的认识又比较浅,接触的东西也比较单一。马克思曾说:“珠宝商只看到珠宝的商业价值,却看不到它的美和特质。”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欣赏艺术的美,而不是金钱。

三、美术教学中设置标准答案

美术教学中,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像语、数、外等学科只有唯一答案。然而美术学科却很难有标准答案。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与教学。如: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就像人们阅读小说《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美术作品,同样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发现的每一次与别人不同的见解,都应该予以肯定。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提供给学生的是美术学科中的普遍认识与理解,严格说是参考性的材料,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耐心听取学生意见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才有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我个性的培养。教师如果总是一言堂,而且固执己见,把自己当做唯一标准,那是很可怕的。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探索的方向。而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立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这不仅不符合美术教学的规律,而且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四、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误区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很明确的观念与意思。然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往往常出现在我们教师的嘴中。其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意会”是必要的。但老师声称“不可言传”,其实大多是“不会言传”。这往往是一些美术教师在无以言表时的一句应急之语。如果教师一味地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来搪塞学生,在关键问题上总是表现为含糊不清或词不达意,那说明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亟待提高。教师不但业务知识应该过硬,而且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语言功夫上更该高人一筹。教师就是依靠言传、身教,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的,教师的语言不但要语汇丰富,而且还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渲染力。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加强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山东教育》2012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