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作文教学中的失误
发布日期 : 2012-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单县张集镇王楼小学 王元安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他们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然而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存在着认识上的模糊和训练上的盲目等问题,现归纳如下:
一、训练的随意性。一些教师的作文教学没有整体的、全局的计划、安排,碰上作文课,全凭“心血来潮”和“灵机一动”地随意出道命题作文,然后“提示”几点,放手让学生去写。作文训练是在随意、顾此失彼、主观地凭教师个人经验和直观感受进行的。至于训练要达到什么目标,什么目的,需讲究什么艺术,采取什么方式,有什么要求等等,却缺乏研究。
二、出题的陈旧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们似乎都遵循着这样一条“祖训”——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在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完全正确的。但许多教师在理解上存在着片面性,缺少创新意识,给学生布置的题目往往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一件小事》《我的好伙伴》等像狼外婆的故事一样老而陈旧的话题。学生年复一年地重复,写出的东西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让人不忍卒读。
三、训练的模式性。初学写作的学生,一般并无写作体验,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提炼是不自觉的,浮光掠影的。于是一些教师“拔苗助长”地对学生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诸多方面进行指导,使作文课成了方法课、技巧课。还有些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喜欢给学生朗读相关的范文。这都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和创新意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几乎是一个调子,毫无创意、个性可言。
四、立意的虚假性。旧学的作文常常以古人先哲的名言为题,以代圣贤立言为好文章的评价标准。今天我们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作文本应“发之于口舌,形之于笔墨”。可现在,强调实情实感和真知灼见的文章,已远远逊色于强调主题提炼的文章。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上纲成大道理,连想象作文也被逼入这条大一统的路上:见了石子,就颂石子的铺路精神;见了绿叶,就赞绿叶甘作陪衬的精神;见了蜡烛,就颂其燃烧自我、光照人间的共产主义风格……天下哪有那么多哲理?奇怪的是,我们的评价标准还在推波助澜,把虚假的东西,当成好文章来标榜。这种好文章的判断观念不改变,任你怎样前馈、后馈,作文课都只能把学生培养成唯书、唯上、唯心的“三唯”庸才。
五、提高的无序性。作文由较低级的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的结构,称为有序。而纵观作文的教学现状,仍拘于应试作文的泥淖之中,认识训练、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的落实让人忧虑。作文课上,一些老师只是随意地出道作文题,让学生在半自由化状态中习作,结果造成有训无序,训练达不到目的,作文水平迟缓不前,各年级的训练没有层次性,没有由低级向高级写作转化的内在机制。
六、评改的偏颇性。我国自古就有“文章不厌百回改”之说。人们写文章,都要进行修改,就是作家也不例外。作家何其芳曾说:“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我们不仅要善于评价学生的作文,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让学生学会修改文章的本领。可是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受“教师出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传统训练模式的禁锢,片面地认为“精批细改”是语文教师负责任的表现。于是不管教学工作怎样忙碌紧张,教师都要面对“作文山”,每天“挖山不止”,力求做到精批细改。他们或者将学生的作文大段大段地删掉,或者改得面目全非,作文本上“满堂红”,或者写了满目的评语,或者罗列了作文中大大小小的毛病。教师虽然很辛苦,可学生们却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反而降低了。结果正如叶圣陶总结的那样——“徒劳无功”。
要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教师还要把学生当作主体,使他们成为作文的主人,不要“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要贯彻以正面指导为主的原则,充分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引导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我们教师就必须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的陈规陋习,彻底摆脱过去一些错误思想的束缚,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是,作文教学的春天必将来临。
(《山东教育》2012年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