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传承,续写百年教育情缘 ———全国“首批教育世家”获得者、滕州市教师王书英家庭的故事

发布日期 : 2021-10-21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本刊记者  吴润梓   《支部生活》记者  吕红霞   本刊通讯员  胡乐彪


【编者按】循着历史的车辙,我们追寻教育的火种。在那古朴的杏坛之上,孔子聚徒讲学,传播思想。从此,一根教鞭育桃李,三尺讲台寄人生,成了一辈又一辈人追逐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人践行的理念。从民间私塾,到革命学堂;从山区校舍,到中原操场;从满头银发,到青春脸庞……他们潜心教育,不慕名利,薪火相传,矢志不移。一根教鞭,传递的是赤诚的家族血脉;三尺讲台,熔铸的是浓浓的教育情怀。他们择一事、终一生,一代择、代代传,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芳华无悔尽献杏坛!

在山东省滕州市,就有这样一户人家,跨越两个世纪,在祖孙五代人中,先后有11人投身教育事业,教龄之和超过280年。其中,有8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鲁南大地播撒教育大爱。这,就是前不久被教育部授予首批教育世家称号的王书英家庭。

       

       2021年910日,对于山东省滕州市有着97岁高龄的教师王书英老人来说,是最开心的一天。这一天,来自四面八方的节日祝福涌向她。其中,既有她步入耄耋之年的学生,又有传承她教师事业的儿孙辈们。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过去,叙说现在,展望未来,欢声笑语,济济一堂。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秉承着这一家风传承,这个家庭里的教师们,从清朝末年到新时代的今天,立足三尺讲台,将教鞭一代代传递、接力,坚守教育战线,用责任与信念,薪火相传,立德树人,演绎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业传奇故事。

日前,记者满怀崇敬之情来到“五代教师之家”王书英老人家中,探寻这个教育世家跨越世纪的教育历程和背后的人物故事。

心怀赤子心   常抱凌云志

滕州,自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三国”是指滕国、薛国、小邾国;“五邑”是指“灵丘、昌虑、欢城、戚城、湖陵”五座城邑)。

位于滕州东南的羊庄镇土城村,即昌虑故城遗址,这里是王书英的老家。

进入近代以来,土城村的王氏家族人口兴旺,占全村人口九成以上,称得上是名门望族。

从《枣庄党史》和滕州市委党史办公室党史资料中,记者了解到,王书英的曾祖父是清朝岁考和科考两试成绩优秀的廪生,学识渊博,治家有方,威望甚高。

王书英的祖父王家相,毕业于保定军校,思想进步开明。在孙中山宣传发动的讨伐袁世凯运动中,王家相任华北五省讨袁总部秘书长。后来,因受儒家思想和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王家相秉持“有教无类”理念,回到老家开办免费私塾学堂,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为贫穷人家孩子提供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培养了大批有文化的人才,在当地影响颇大。王书英家族中就有几十人在王家学堂就读,后期多数成为当地建设的骨干力量。

王训农是王书英的父亲,又名王诗彬,1902年生人。根据《枣庄党史———滕县名流王训农》《滕州党史———天南地北滕州人王训农事略》等档案资料记载,王训农幼时聪明过人,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早年在家读完私塾,20岁时考入北平朝阳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

1924年,王训农从北平朝阳大学毕业,先后任天津新亚小学教导主任、天津中山中学校长等职务。由于受家庭和五四运动新思想的影响,王训农后又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和抗日战争中。

1936年,王训农放弃稳定优越的工作,投笔从戎,毅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1937年,卢沟桥一声炮响,天津吃紧。王训农几经周折,从天津绕道返回故里滕县土城村,寻求抗日救国道路。

1938年初,中共滕县地方党组织在东部山区创办了善崮抗日农民训练班,王训农与李乐平等人积极组织农民武装训练,从事敌后武装建设,后发展为抗日武装人民抗日义勇队。其间,经苏鲁豫皖边区特委书记郭子化介绍,王训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与鲁南著名民主人士彭畏三一起进行革命活动和民主运动。1938315日,日寇制造北沙河大屠杀惨案,王训农义愤填膺,奋笔疾书,以山东省委名义起草《告全国同胞书》,发表于《大众日报》,号召民众团结抗日。

1939年8月,罗荣桓率八路军一一五师奉命开赴鲁南,所属部队六八六团进抵滕峄边区一带,支持地方武装拔除日伪据点。当时抽调了大批干部帮助地方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0月,组织调王训农到山东纵队参谋处工作,担任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副秘书长、教育科科长等职。

为配合好工作,王训农多次拜会罗荣桓,请示敌后抗战和统战工作,奔波于滕县东部山区徐庄、上下大卢和东西良子口一带,开展统战工作,参与政权建设,并成功说服鲁南民众抗敌自卫军旅长董尧卿率部队加入八路军序列,为一一五师扩编壮大做出突出贡献。

因积劳成疾,19404月,王训农不幸去世。

“滕县名流有两位,一是王训农,二是彭畏三。”据《滕州党史》《枣庄党史》记载,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曾这样评价王训农。

王训农不仅学富五车,知识渊博,而且弃笔从戎,尽忠报国,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日洪流,立下光辉功绩。“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在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个忧国忧民的有志青年完成了从一个优秀教育者到优秀革命者的转变,临危不惧,死而后已。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1年 96日,是处暑节气的最后一天。连续四五天的阴雨,陡然间增加了不少秋意,很多老人和小孩已穿上厚衣。尽管这样,仍没能阻挡住两位老人的脚步。81岁的王立增和70岁的满德善二人相互搀扶着,来看望他们的启蒙老师王书英。

“因为大家住得比较近,王立增和几位同学经常来看望我母亲。”王书英的儿子沈印轩告诉记者,到了吃饭的时候,这些七八十岁的学生还会亲自给老师喂饭,让人看了特别感动。

看着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虽然身形佝偻,但神采奕奕,那双温和的眼睛闪烁着慈祥的光芒,菊瓣似的笑容在布满皱纹的清瘦脸上绽放,不由得把人的思绪带回那曾经沧桑的岁月。

1925年,一个弱小的生命在土城村降临,这就是王书英。因为受家中长辈和进步思潮的影响,渐渐长大的王书英,晓历史、精文学、善棋艺、会书法、懂曲艺。幼年时代,邻家同龄女孩都在家长的要求下裹上了小脚,而她和妹妹由于祖父和父亲的开明思想和坚决抵制得以幸免,并且成为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有文化的女青年。

王书英说:小时候,我们家境富裕,有地千余亩。但并不为富不仁,而是时常接济乡邻。王家人偶尔遇到有穷苦之人到地里盗取庄稼,也转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生怕羞着对方。因此,王氏族人在当地威望甚高,口碑甚佳。但命运多舛。后来,王氏家族在经历战乱之后家境逐渐衰败,王书英又早年丧夫,一个人带着一双幼小的子女,和未成年的弟弟妹妹住进了四面透风的牛棚,相依为命,艰难生活。

祖辈们传承下来的坚忍的家风和豁达的品行,让王书英养成了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性格。她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带着弟弟妹妹并拉扯一双子女顽强地活下来。这期间,她坚持供妹妹读书至初中毕业;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他们分别考入曲阜师范学校和滕县师范学校。

1950年,有着良好文化基础的王书英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名教师,在滕县羊庄镇公社许坡小学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一干就是30年。1958年,妹妹王书萍初中毕业后,也由滕县羊庄公社管委会分派到南宿小学任教。

作为学校负责人,王书英常常要徒步到离学校20多公里的县城去开会。为了赶时间,她半夜就起床,安顿好两个孩子,简单地吃块地瓜叶窝头,就披星戴月地赶路。

“走到半路,饥饿难忍,头晕眼花,母亲就到路边水沟里捧几口水充饥。她是这个教师世家最艰难的传承者!”王书英的女儿沈印秋告诉记者,最初,母亲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两三块钱,这些钱除了自家五口人用之外,还要接济困难学生,所以家里常常揭不开锅。为吃不上饭的学生做饭,为穿不上衣服的学生缝补,为无依靠的学生洗衣服,成了王书英工作之余的常态。

许天宝便是其中的一位。据许天宝介绍,自己是个孤儿,小时候冬天没有衣服,生产队救济他的一块布料只能做一条单裤。“这么冷的天,一条单裤怎么能行?”王书英知道后,便想给天宝做条棉裤。“当时,布料只够做棉裤的面子,没有布料做里子。没办法,王老师就把自己儿子的裤子拆了,给我配上当棉裤的里子。布料是勉强凑够了,却又找不到棉花,这让王老师犯了愁。”许天宝说,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他,王老师毅然拆开了儿子的棉裤,在本来就不厚的棉裤里揭了一层棉花,总算给自己做成了棉裤。时至今日,每当提及这一段往事,70多岁的许天宝还是感激涕零。

采访那天,恰逢已经从铁路系统退休30多年的王立增正在给王书英擦脸、梳头,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细致。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同学们家庭条件都很差。王老师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还要供妹妹读书,更是捉襟见肘。但是,就在这极度贫困和艰苦的条件下,王老师仍然千方百计省吃俭用,照顾更加贫困的学生。”王立增含着泪水讲述,“一到下雨天,同学们都舍不得穿鞋蹚水,大家就把鞋夹在胳肢窝,光着脚冒雨跑着上下学。王老师总是站在雨中接送学生,反复叮嘱学生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冬天,路远的学生干脆不回家了,就住在王老师家里。老师常常把面缸里仅存的那一勺玉米面烧成汤,给大家喝下暖暖身子。”

在那个艰难的时代,有文化对一个人的人生非常重要。70岁的满德善今年已经从职业高中学校退休十多年。每年的教师节,他都要为王书英送去鲜花,感谢她帮助自己学到了文化,改变了命运。那时候,学校一学期只收5毛钱。可就是这5毛钱,却阻挡了多少孩子的求学路。因为贫穷,有很多家庭不打算供孩子上学了。只要有学生不到校,王老师就会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家访,苦口婆心做家长工作。”“我家几辈子都不识字,是王老师的执着和坚持,才让父母转变了观念,让我坚持读完书,从而成为了一名教师,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满德善说,在学生们心中,王书英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像他们的母亲,教给他们文化知识,教育他们怎样做人。

一次,因工作需要,上级要把王书英调到另外一所学校。消息一出,全村出动,大队支部书记带领全村村民跑到羊庄公社,坚决要把王老师留下。那一情景,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就这样,王书英在许坡小学一直工作30年,直到光荣退休。在许坡小学,王书英教过的学生长大生的娃,又成了她的学生;娃又生了娃,还是她的学生。因此,不少家庭祖孙三代都是王书英的学生。

30年如一日,教师、家长角色一担挑,一边教学,一边照顾学生,将自己完全融入村民之中,与他们建立了患难与共的深厚情谊,无法割舍。其实,村里老百姓早把我们当成了亲人对待。王书英的儿子沈印轩感动地说,村里无论谁家做点好吃的,哪怕是烙个煎饼或是烧碗咸糊汤,都想着给我们娘仨送去一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后来,王书英教过的学生,很多人也成为了教师。

时至今日,王书英退休已经40多年,但是她的学生,无论是住得近还是离得远,无论是节日还是平常,看望老师的人从未间断过。特别是教师节,七八十岁的学生,即使身体不便,也要让孩子送自己过来和老师叙叙旧或是吃顿饭,忆苦思甜,追今抚昔。

王书英手中那印着“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字迹模糊已经发黄的《干部退休证》,永远见证着她那艰苦而幸福的从教岁月。

“用我一辈子的光阴,换来周边村民几代人有文化,日子过得好一点,就足够了。”王书英曾这样说过,虽然自己一辈子工作在一所学校,但是30年始终如一,尽自己所能,教育好周边村里的几代人,让他们改变命运的初心从未改变。

百年接力守初心   立德树人担使命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时至今日,王书英可能没有想到,家中前后五代人会有11人从事教育。这其中,既包括自己的祖父、父亲,又有自己的妹妹、儿子、女儿、女婿、孙子、孙媳、外孙、外孙女。

后辈们的教师职业选择都是在王书英的耳濡目染下形成的,有的还组建了教师夫妻家庭。他们将青春与汗水播洒在滕州这片热土,谱写着一曲曲忠诚、奉献的华章。如今,他们中有的已在教师岗位上光荣退休,有的正在续写前辈们的使命与辉煌,各放异彩。

王书英的儿子沈印轩今年72岁,是家中的第四代老师,从小他就跟着母亲王书英生活在许坡小学。作为家中的男子汉,沈印轩看到母亲太辛苦,渐渐长大的他变得更加懂事。因为家里贫穷,沈印轩曾试探着告诉王书英要出去学木匠挣钱养家,被劝阻了。后来,在母亲建议下,沈印轩考入滕县师范学校,并走上了教师岗位,一教便是41年。

工作伊始,沈印轩在滕县土城小学任教,由于工作踏实勤恳,被调到羊庄镇洪村联中任校长。1989年,学校与滕州十五中学合并,沈印轩辞去校长职务,一心一意投入到教学中去,专心带初三毕业班。他继承了母亲善良质朴的品格和爱生如子的为师情怀,把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

“只有在教学一线,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价值;只有做一名班主任,才能更深地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沈印轩笑着对记者说,“现在年龄和身体不允许了,否则我真的还想走上讲台,和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共度美好时光。”

沈印轩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枣庄市先进班集体。他个人也先后获得“滕州市优秀班主任”“滕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有教无类,爱生如子,这是沈印轩长期以来从优秀家风和教风中汲取的。无论是当普通教师,还是做校长,沈印轩对学生都充满了师爱。

“母亲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我影响很深。她一辈子没打过学生,我也没有动过学生一手指头。”沈印轩说,身为教师,传道授业是本职,但他更在乎学生的品德培养。比如,沈印轩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时,只是公布前十名,后面的会单独告诉学生,免得排名靠后的学生自尊心受打击。他从未因为学生学习不好去讽刺挖苦他们,而是给予其更多鼓励。沈印轩说:“孩子们中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积极向上。对成绩落后者,我会跟他们说,学习不好不要紧,一定要尽力而为;学习不好不见得没出路,只要你肯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令人欣慰的是,四十多年的从教生涯,沈印轩的学生也遍布天南地北。逢年过节,他们都要邀请自己敬爱的沈老师聚一聚。“看到他们一个个事业有成,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和骄傲。”沈印轩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身体许可,现在让我回去带个班,我也会欣然接受。”

现年75岁的王永传是王书英的女婿,1966年参加工作,也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干了40余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枣庄市优秀教师”“滕县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在王永传的心里,自己崇拜的偶像有两个:一个是王训农,另一个便是岳母王书英,是他们帮助自己坚定不移地树立了终身从教的坚定信念。

“听老人讲,年轻时的王训农,不仅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先进思想的传播,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家国情怀。正因为这样,抗日战争爆发时,他才能振臂一挥,一呼百应,带领学生奔赴抗日前线。”受先辈们影响,40多年来,王永传扎根农村,面对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他一直告诉自己,不仅要做蜡烛照亮学生,更要拥有一颗永恒的爱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影响、感染孩子们。当时,农村学校各项条件极差,学生的基础也很差。很多人纷纷选择往城里学校调动。之前,我也有过不少改行出去的机会。既有过从政的机会,也有过去干教研员的机会,但最终都选择了放弃。”王永传说,他舍不得离开学校。

王永传认为,教育事业值得用一生去干。“只有农村教育基础抓得好,民族振兴才有希望。虽然我们说不上培养高精尖人才,但是能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给他们帮助,带来希望,增添力量,继而让他们改变命运,创造更好的前程。”王永传回忆说,至今,他已记不清多少次彻夜不眠细心照顾生病的孩子,多少次风雨中走在家访的路上……这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退休后的王永传“退而不休”,有时间他就会将自己工作经历中积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进行梳理,在家庭微信群中与后辈们分享,帮助他们在专业上快速成长。

如今,教师接力棒传到了王书英孙子沈齐奔这里。他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选择成为一名老师,实际上就是从小受到奶奶的教诲和家庭成员的深厚影响。

“奶奶、爸爸、姑姑都是教师。一到春节,就会有很多学生前来看望,给他们拜年,那种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与幸福感,着实让我‘眼馋’。所以,我便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类专业。”沈齐奔坦言道。

在单位,沈齐奔是公认的“拼命三郎”。2003年,他带初三6个班的思想政治课,恰逢一位同事请产假,学校临时缺教师,作为级部主任的沈齐奔主动接过同事另外5个班的课程。11个班的工作量,再加上班主任、教研组长、初三级部主任和学校政教主任的工作,沈齐奔硬是一肩扛起。那段时间,沈齐奔平均每天上6节课,备课和批改作业只有晚上加班加点。工作量翻倍了,但教学质量仍然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夜以继日地连轴工作,沈齐奔被学校同事幽默地称为当代铁人

工作25年来,沈齐奔几乎每天是最早到达、最晚离开学校的人,更是伏案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最多的人。有一次,凌晨5点,孩子起床,见沈齐奔正在电脑前打字,就问:爸爸,你怎么起得那么早?沈齐奔回答说:爸爸还没睡觉呢。随后,沈齐奔8点前又准时赶到单位,开始了更加忙碌的一天。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2016年前后,父亲、母亲、奶奶三位老人先后因病因伤住院,累计两三个月的时间。沈齐奔白天安排亲戚照顾,晚上才去床前尽孝心,从未请过一天假,耽误一天工作。

“天道酬勤,思者常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教育教学中,沈齐奔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开拓教学思路,把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2010年,姜屯镇搞周目标大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沈齐奔作为镇域改革的骨干力量,不负众望,勇挑重担,积极组建镇域骨干教师工作室,成立名师工作团队,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开展研讨,形成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育理念,探索建立了目标导学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并在全镇小学各学科推广应用,收到良好效果,一直沿用至今。

从教二十多年来,沈齐奔每天以书为伴,博览群书,从书籍中领悟教育智慧。他先后在各类教育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独立或主持编写了多本校本教材。先后获得滕州市优秀教师”“滕州市书香教师”“滕州市读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执子之手,与子同行。沈齐奔的妻子侯化珍是滕州市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因为志同道合,二人组合成了教师“夫妻档”。

参加工作以来,侯化珍每天不知疲倦、加班加点地研读名师名家的成长案例,领悟教育智慧。她结合教育教学不断反思,凝聚教育智慧。注重把自己读书的收获记录下来,撰写和摘抄了近百本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多篇教学实录和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发表,参与编写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手册》。“读书加惠于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长,还有利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只有持之以恒博览群书,才能让自己的教育视野更宽广,才能带领孩子们走得更远。”侯化珍说。

“以前,奶奶王书英经常给我讲,做教师要看淡名和利,做一个业务扎实、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侯化珍告诉记者,多年来,她一直秉承王书英的教诲,刻苦钻研教学方法,心无旁骛教书,踏踏实实育人。20079月,侯化珍带领全校语文教师启动了亲子共读+海量阅读语文教学实验课题。渐渐地,爱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亲子共读+海量阅读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普遍赞誉。实验小学的学生,人人都爱读书。这已成为人们对滕州市实验小学的一致评价。现在,“亲子共读+海量阅读已成为滕州实验小学的特色品牌。

2018年5月,在滕州市教育局的支持下,侯化珍名师工作室成立了。工作室定期、定点、定专题开展多种教科研活动:磨课研讨、读书交流、外出学习、说课评比……“工作室是一座生命林子,大家在优秀的资源里变得更高更强;工作室是一个家庭,侯老师带领我们在工作室里成长,大家不但找到了专业发展的路径,更体验到了满满的职业幸福。工作室成员杨玉楠介绍。

侯化珍先后指导60多位教师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6位教师被评为枣庄市教学能手。在她的精心指导和鼓励下,一个个教坛新秀在三尺讲台上脱颖而出,破茧成蝶。看着青年教师不断成长,侯化珍说:作为工作室主持人,不但要有扎实的教育功底,更要有崇高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追求;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才能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共同发展。

作为一名女教师,侯化珍除了要完成教学工作以外,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说起孩子,侯化珍有些愧疚。

有一次,学校里一位教师要参加教学能手评比,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作为指导教师的侯化珍,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但不巧的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女儿左脚踝骨不慎骨折,亟需照顾。没办法,侯化珍每天上班前,就在女儿的床周围摆好书本和玩具,让她自己在家。“那天,化珍评课一直到晚上九点半,我也在单位加班。受伤的孩子独自一人在家,着实让人心急。但化珍还是认真地帮参赛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回到家,看到女儿正左腿跪在马扎上,借助右腿的力量慢慢地挪着板凳上洗手间,化珍当时就哭了。”丈夫沈齐奔心酸地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侯化珍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枣庄市师德标兵”“枣庄名师”“枣庄市十大教育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

2017年,侯化珍申请到王书英曾经工作过的、离家50多里的羊庄镇工作,以羊庄镇中心小学为教学示范基地,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和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农村青年教师成长,为改变这所农村学校的教学面貌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10月,侯化珍又响应教育扶贫号召,到鲁西南的单县进行送教活动。作为枣庄市党代会代表,她还联系当地贫困村,一对一帮扶困难儿童,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王书英的女儿沈印秋,从教35年,先后任滕州市官桥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官桥镇教委教研员。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枣庄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其先进事迹被收录在《滕州教育志》上。

王书英的外孙女王晓静,1990年以滕州市师范学校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分配至滕州市实验小学工作。工作以来,先后被授予枣庄市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

王书英的外孙王大为,1992年参加工作,目前在枣庄市技师学院任教。2014年被评为枣庄市优秀教师

在这个幸福的教师之家,家庭聚餐俨然已成为“教育座谈”。“有时候,大家聚在一起,聊着聊着,话题就会转到教育教学上,聚会也就成了业务交流、研讨会。”侯化珍笑着说道。她很喜欢这种氛围,大家共同语言比较多,在教育教学上的话题也就特别多,能相互碰撞、相互促进。大家都认为,无论是谁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既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家庭氛围相互影响的结果。

“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舞人生” 。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这个五代传承的教育世家,既承受过宁有一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清贫,也正享受着桃李满天下,雨露润春华的幸福。目前,这个家庭中有5人是高级教师。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1,省级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1,省教学能手2名,枣庄市特级教师1名,市县级优秀教师4名。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个家庭中正在求学的第六代———王书英重孙女沈忱也立志在明年高考后填报师范类志愿,传承祖辈光荣职业,继续书写教育世家的传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个五代教育世家的教师们,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态度,立德树人,敬业律己,孜孜不倦追求,默默无闻奉献。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教育初心和光荣使命,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