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育“三原色”:调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 ——记青岛香港路小学校长于庆丽的教育探索与创新

发布日期 : 2021-10-20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本刊特约记者   姜宝虎   徐美中


时值金秋,明丽的阳光为岛城送来了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大街小巷,秋意浸染。青岛香港路小学校园里两棵六百余岁的银杏树,正在惬意的秋光里尽情沉醉。最是一年秋好处,蓝天,白云,金黄的秋叶,让人赏心悦目。在香港路小学校长于庆丽的眼里,最美的还是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可爱的笑脸。聆听着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和操场上欢快的笑声,一个问题始终在于庆丽的脑海里盘旋萦绕:如果教育有颜色,那会是什么颜色呢?

从青岛太平路小学一线教师到教导处副主任、主任,从青岛嘉峪关学校副校长到天山小学、太平路小学和香港路小学校长,于庆丽阅历丰富。经过长年累月的探索与思考,在她的脑海中,教育的颜色也愈发清晰起来:在画家笔下,红黄蓝三原色相互调和,几乎可以衍生出世间所有的色彩。受此启发,于庆丽从香港路小学的实际出发,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让每一个生命幸福绽放,打造有责任、有活力、有品位的幸福校园”的“三原色”办学理念。

责任是打造幸福校园的一种底色。责任是基础,它赋予老师更多的爱心,时刻提醒他们固守教育底线;学生有责任才能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才能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活力是打造幸福校园的主色。激发老师、学生的活力,就能产生积极向上、主动发展的内驱力,从而使学校发展迸发出新的力量和光芒;品位则是幸福校园中的一抹亮色,是学校不断发展、追求卓越的未来趋向,在办学中锲而不舍地追求高品质,意味着奋力争先永不止步。在于庆丽眼里,“底色”“主色”“亮色”相互碰撞、彼此融合,可以给教育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最终将孩子们引向无限美好的未来,可以称为调出幸福生命的教育“三原色”。

 幸福校园:让每一个生命在阳光下绽放

眼角眉梢的皱纹渐渐细密起来,丝丝白发偷偷爬上了额头,皱纹见证着她付出的汗水和努力,白发平添着她的阅历与智慧。说起自己的变化,于庆丽笑着说自己一点也没有觉得老,相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劲头始终激荡着自己那颗执着做教育的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自画像。这句话体现出的崇高人生境界,也恰好是于庆丽教育人生的最高期待和目标。

于庆丽对于教育事业的爱,发自于内心的深处。从走进教师行列的那一天起,认真踏实的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育工作上,夜以继日地加班,废寝忘食地工作,于庆丽默默地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心无旁骛的“工作狂”。因为忙于工作,她无暇照顾女儿,常常是忙到深夜才回家,年幼的女儿每晚只能眼巴巴地等着妈妈回家做饭。相似的场景,在于庆丽走上校长岗位肩负起更大责任之后,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在青岛教育圈里,于庆丽外柔内刚的“韧性”是出了名的。尽管她表面上永远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神态,可是她的内心里却充满了要好、要强、向上拼搏的劲头。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站,她就幸运地来到了市级名校青岛太平路小学,和谐的工作氛围、深厚的教学底蕴、优质的工作平台……一切都让她感觉既亲切又有压力,只有埋头苦干不断精进业务,才能不辜负学校领导、同事等良师益友的关爱与培养。在太平路小学,于庆丽先后担任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很快就赢得了学生、家长和领导、同事们的信赖,并逐步成长为教导主任。“带我们的校长是全国名校长,带我的老师是省特级教师,我工作的起点非常高,在太平路小学这所优质学校的多年积淀,给我日后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起自己当年在太平路小学得到的锤炼,回忆起当年自己的拔节式成长,至今于庆丽都是心怀感恩。

满载着在太平路小学11年的积淀和升华,于庆丽被调到了嘉峪关学校任副校长。这是一所科研氛围浓厚的学校,对她个人专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正是因为在嘉峪关学校这所教科研氛围非常浓厚的名校中,于庆丽的教育视野更加开阔起来,对教育的思考更加深沉,对教育管理的理解和把控也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2008年2月,于庆丽被调至天山小学做校长,这是她从事校长一职工作的元年。天山小学建校时间短、师生人数少,在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的青岛市市南区,这是一所不显山不露水的小学校,却是于庆丽开启办一所优质名校的梦想起点。教育需要内涵,校园需要特色,于庆丽着眼学校的实际情况,深挖天山二字背后的内涵,提出了梦想从天山起飞的发展愿景,确立了厚德博学,弘扬民族精气神的办学理念,制定了打造民族特色教育这一特色品牌的兴校目标,从而为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的迅速发展确定了目标和方向。

每一个目标达成的背后,都凝聚着于庆丽无数的汗水和智慧。三年的时间里,学校传达室的师傅经常目送着灯光下于庆丽离校的背影,连连感叹:这个校长这么拼,这所学校肯定有希望!坚韧的开拓精神和锐意创新的劲头,带来的是这所小学的迅速蜕变和不断提升:中央文明办、国家民委、教育部和省委宣传部等各级领导先后莅临天山小学,对学校民族教育特色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学校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民族教育先进集体、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规范化学校、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还被授予“青岛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市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南区德育基地”。随着民族教育这一特色品牌在岛城迅速亮起来,天山小学的发展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年后,教育阅历和管理经验日渐走向成熟的于庆丽回到了最初工作的太平路小学任校长,这一干又是六年多。“当时回到太平路小学,是一件很自豪和光荣的事,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因为这里培养了我、成就了我,如何将这所高起点的名校从优秀引领到卓越,是我上任以后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教育,从“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入手,让这所名校更加辉煌的信念,使于庆丽在事业上有了更高的追求。那时的她醉心于钻研中外教育理论,从中汲取精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实践和创新,加上在教育领域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很快她就为这所名校确立了“生本立校、幸福成长”的新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学校的创新发展上,逐渐打造出了“生本教育”特色。太平路小学的“六好习惯   固本培元获青岛市十佳德育品牌。于庆丽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学为主线教学模式和生本联动优秀教学策略被纳入市南区十大优秀教学法,在学科教学中得到推广应用。

于庆丽无疑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探索、善于借鉴、善于创新的人。十几年前,当“头脑奥赛”的风暴在上海刚刚兴起时,于庆丽就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2年,太平路小学开始举办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并很快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头脑奥赛校本课程,直到于庆丽调离学校,这项富有创意的比赛连续举办了六年。凭着勇争一流不服输的太平精神,这所学校的学生头一年组队就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了区、市比赛,挺进了全国比赛。第二年,他们就昂首进军在美国举办的决赛赛场,为学校赢得了全国头脑奥林匹克教育特色学校的殊荣。随后连续六年都在国际赛场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2017年,太平路小学荣获富斯卡创造力奖套材结构竞赛项目世界冠军的双料大奖,刷新了中国头脑奥赛的纪录。

于庆丽的创新性办学理念的贯彻实践,使得学校的各项工作风生水起。2015年,太平路小学幼小衔接语数模块化课程实验在省市介绍经验,时隔六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在于庆丽的推动下,太平路小学原本的拳头项目校园足球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推广,快乐足球校本课程受到了全校师生的追捧,脱颖而出的校足球队夺得了市长杯冠军,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还专门介绍了太平路小学发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先进经验。

肩负责任:干事创业,“弱校”旧貌换新颜

教育如何均衡发展是最近十年中国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面对此起彼伏的名校热、择校热、学区房热等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岛城的教育管理者也在不断探索和寻找着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2017年暑假,在全区校长大轮岗的背景下,于庆丽从太平路小学调到了香港路小学。说心里话还是有些不舍,也有些失落。太平路小学是一所众人瞩目的名校,香港路小学则是一所相对薄弱的学校!

于庆丽没有过多地纠缠“相对薄弱”背后的含义,短暂的失落感也很快就被她要强的性格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既然选择了教育和热爱教育,你就不能有挑选学校和挑选学生的想法,每一所学校不分强弱,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希望,连校长的心里都有优差之分,那么这些孩子的未来还会有希望吗?”于庆丽轻松而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接受这种考验和挑战,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名校长,她深深地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如同人生,永远流连在鲜花和掌声里的教育肯定不是最好的教育,而一味沉醉在众星捧月里的校长也肯定不是一位好校长!作为一名优秀的好校长,要既能引领一所好学校持续乘风破浪,又能带领一所弱学校迎难而上找到希望!

青岛香港路小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名字几经更迭,从最初的蒙养学堂,到浮山所村小,再到2001年旧城改造后更名为香港路小学并沿用至今。尽管校史久远,位置优越,但这所学校在人们心里却始终抹不掉村小的印象。香港路小学是青岛市市南区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社会满意度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的学校。于庆丽至今仍清楚记得刚接手时学校的干部教师与她交流的情景:我们学校学生素质不行,家长整体素质也不高,想达到优质很有难度。情况也的确如此:于庆丽一入校就被一堆问题包围了———早晨教室里学生伴着卫生清扫开始上课;中午几个班的学生混在一起午管,经常因为回家吃饭的人员不固定而导致学生回到教室没有座位:艺术评比区里倒数,科技评比区里倒数,体育评比区里倒数;公开课几乎没人出,名师出不来,名班主任没有……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于庆丽没有愤怒,更没有任何逃避的借口和退缩的余地。上任伊始,不动声色的她并没有急着喊口号提理念,而是从刚入校的一年级开始,逐班听课调研,发现问题,寻找症结所在。经过近半年的明察暗访,全校28个班摸了几遍,于庆丽对学校总体情况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摸清问题和症结后,于庆丽迅速行动起来。为了将老师们的精气神儿凝聚起来,她一方面积极引进专家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开拓视野;另一方面以身示范,开设了“校长微型讲堂”,不断把自己的实践研究、学习感悟与老师们分享。在不间断谈感悟、找问题的过程中,老师们内心的坚冰也慢慢融化开来,教学研究的氛围也一点点浓厚起来。

“有教无类的圣训,对于管理学校来说是适用的。”于庆丽认为,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校长不仅要拥有高品位的思考,还需要有低重心的精细化操作,要自觉走进课程和课堂研究之中,走向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需求之处。校长不仅是学校师生的精神领袖,还应是教与学研究中的学术首席,要以自己的学术力量和人格魅力,激励与指导师生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教与学”。因为,科学的学校管理一定会不断激发教师的发展活力,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觉。几年来,沉下心来的于庆丽在加强学校管理的同时,首先把打造教师团队、提升教师精气神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于庆丽大刀阔斧地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成立校级“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课题研究骨干团队、STEM研究项目团队和青蓝工程互助团队等,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不断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觉;围绕的研修方式,学校定期开展名师领航课、骨干展示课、青年成长课等,加强示范与带动,交流与分享,不断满足不同层面教师的发展需求,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同时,于庆丽还通过党员干部与青年教师结对、党员教师与学生结对,引领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主动求发展。“积极主动的老师,状态是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就引着他们往高处走;游移不定一直在观望的老师,就要用规范的管理制度带着他们往前走;少数几个不思进取的老师,那就要排除一切阻力,拉着拽着、推着赶着,让他们跟上大部队的节奏……”说起变革初期的那些酸楚和无奈,于庆丽笑得很开心。让于庆丽欣慰的是,随着学校管理制度的逐项落实,干事创业氛围的日益浓厚,教科研意识的慢慢提高,“被点燃的”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如今,已经有三名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香港路小学就有3人次获评市、区名师工程培养人选,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45人次出示市区公研课、优质课;3人次获得市教科研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23人次进行了区及以上教学经验交流。

日月换新天,旧貌换新颜。在于庆丽的精心引领下,香港路小学这所曾经外人眼中的“弱校”,正在不断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教育教学、体卫艺科技等工作成绩大幅跃升,名列区里前十名;社会满意度考评更是从全区倒数提升到中上游水平;课题研究实现了零的突破,考核迈入优秀行列。香港路小学的师生们也在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有300多人次获得了全国、省、市级奖项。其中棒垒球勇夺省、市比赛第一名,全国联赛亚军;成立三年的女足队,两获市长杯亚军、区长杯冠军;孩子们演出的胶东大鼓,登上了首届中国少儿春晚……短短四年的时间里,学校还先后获得了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种子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青岛教育改革创新领军学校等十余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于庆丽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创新发展:幸福“三原色”塑造教育新品牌

“对以教书育人为本的学校而言,无论多美好的理念、愿景,都要最终落实到课程上,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的载体。”担任香港路小学校长后,在培养教师团队的同时,于庆丽便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打磨课程上。在不到一学期的时间内,她听遍了学校所有老师的课,有时是跟老师提前打招呼预约,更多的则是随机选择,课前直接推门而入。

作为校长,于庆丽不仅从宏观层面把握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在微观处见真章。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她会带着语文老师走进出版社,一本一本地为孩子们选择适合的优质图书,并为他们量身打造规范的阅读计划;她也会和老师们一起,将科学课和STEM课有机整合,打造出师生们都喜欢的创客中心;她还四处求援引进棒垒球项目,丰富孩子们的体育课程……随着一项项特色课程的扎实推进,老师们的视野放开了,驾驭课程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孩子们的综合素养也有了明显提升。

敏于思而慎于言,多岗位的历练、广角度的思考和实践,让于庆丽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感悟和认知。在她看来,学校教育应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优质的学校教育一定是源于责任、基于活力、终于品位的,打造一所“有责任、有活力、有品位”的幸福校园,便是于庆丽结合香港路小学校情所勾画出的美好蓝图。

最近三年来,香港路小学的“三原色”———“底色”“主色”“亮色”教育模式和教育品牌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而“三原色”统领之下的“责任教育”“活力教育”“品位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停留在办学理念的认知,而是形成了庞大精细的“三原色”课程体系,涵盖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所有科目。底蕴丰厚的教育“三原色”,就像门前的那两棵600余岁的银杏树一样,已经深深地扎根于香港路小学这片幸福的沃土。于庆丽精心构建的三维责任体系,分别出台了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的责任规范十条,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发展目标和行为标准,使“责任教育”在香港路小学师生和家长中得到了持续深化、细化和完善。

面对曾经基础薄弱的师资水平,于庆丽不断在挖掘教师内在发展潜力上下功夫。如今办得热火朝天的“教学节”“月磨课”“预约课”“评比展示课”等教学评比活动,也在不断地激发着教师们的积极性,提升着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此相适应,于庆丽更加注重“生本活力课堂”的建设,探索调整课程结构,推进学科融合,丰富课程内容,创编适合学生发展的拓展类特色课程,从美术、书法、茶艺,到舞蹈、轮滑、网球,20多门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和20多个艺体社团精彩互动、相得益彰,更为全校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个性化发展平台。

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突破与创新。从一线教师到校长,从优质名校到薄弱学校,变换的是称谓,是头衔,是工作的岗位,不变的是于庆丽源自内心深处的那份对教育的爱与执着。一路走来,于庆丽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名校长、青岛市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

日新月异,时光不老。岁月总会为那些执着的攀登者刻录下他们艰难行进的足迹。于庆丽,一个在教育领域精耕细作的攀登者和奋进者,凭着艰辛努力、不懈追求,在“三原色”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在为每一个学生发展奠基的目标行进中,开拓出了一片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天地:最美教育“三原色”,调出的不仅仅是一所蒸蒸日上的新学校,更是青岛香港路小学每一个孩子精彩无限的未来和幸福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