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动”“静”相宜的完美课堂

发布日期 : 2010-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胶州市实验小学 孙慧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学过程中是否遵循了客观规律,是否充分发挥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动”与“静”的关系,是追求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因素。


  一、“动”则活


  新课改以后,我们的语文课堂“动”了起来。老师们都在努力将课堂还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让每一个孩子的声音都有了展现的机会。原来安静的课堂一时变得充满活力、富有情趣、热闹非凡。学生逐渐变得活跃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细观如今的语文课堂,却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吃透新课改的精神,活跃的组织形式成了课堂追求的目标,远离了新课改的初衷。只有正确对待课堂的“动”,才能将课上得生动而有效。


  “动”的方式要“以读为本”。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尤其在公开课上,课堂的“静场”时间稍长一些便过于紧张,唯恐“气氛沉闷”被扣上没有课改气息的帽子。于是绞尽脑汁在形式上大做文章:小组讨论、对话交流、操作表演……无疑,灵活多变的形式给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无论课堂怎样活跃,都要万“动”不离其“读”。语文课上就要“以读为本”,学生只有充分读书才有自己的观点主张,个性化见解。读书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话、操作表演才有实效。否则,所有的外在表现形式只能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学生感兴趣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这些外在的形式。长此以往,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浮躁,热衷于小手高举,淡漠于静心思考;习惯于热热闹闹地议、说,不会安安静静地读、悟。那么,全神贯注读书、深思熟虑思辨的良好阅读习惯会离孩子们越来越远。


  “动”的目标要“文意双收”。听过一位教师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交流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让学生画了昔日圆明园的景观位置图,又课件展示了昔日圆明园的无限风光、无数宝贝,并表演了帝王在圆明园游玩的情景,后来又放映了《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热闹花哨的形式一股脑塞了进来。课堂上的确热闹了,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试想,没有了学生精心研读、用心思考、潜心会文的时间,学生的语文学习怎能扎实,语文素养如何提高?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形式不是目的,关键要通过这些外在形式,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达到“文意双收”的课堂目标。


  二、“静”则深


  如果说动有温度,那么,静则有深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离开了安安静静地思考、揣摩、品味的语文课堂,是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的。适时适度的安静是有效的语文课堂的必需:在合作讨论之前需要静思默想,为思维碰撞积蓄火花;在对话交流之前需要静思默想,为有效对话积累谈资;于疑难之处更需静思默想,以便于解开问题的症结。


  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课堂上暂时的“静场”。此时,学生貌似安静,其实头脑在紧张地思考。尤其是学生碰到疑难问题,需要挑战智慧时,恰恰需要时间聚精会神、沉思默想、冥思顿悟。所谓“静能生慧”,给孩子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其细细地品读,静静地感悟,默默地思考。学生一时没有反应不用着急,要耐心等待,任何人的理解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也许先前的安静与空白,正调动起学生进取、追求的内驱力,使他们求知的热情更高,探索的兴趣更浓,收获也更大。


  在有效的课堂静态环境中,学生的内心是灵动的。此时的“静”是思考,是倾听,是阅读,是品味,是酝酿,是记忆,是想象,是巩固。那静静的时光恰巧是学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维在深入,能力在提高的珍贵时刻。


  三、“动静相宜”中追求完美课堂


  课堂中的“动”能激活学生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营造自主思索感悟的时空,促使学生思维的深化。如语文课上“动”多“静”少,就会表面热热闹闹,实则学生思维很少参与学习;如果“静”多“动”少,课堂就会显得死气沉沉,学生也容易产生疲劳。所以,我们必须吃透新课程的理念,努力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规律,力戒赶时髦,力戒肤浅和浮躁,防止失“度”现象和形式主义的倾向。教学中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将“书声琅琅”与“静思默读”有意搭配,把“议论纷纷”与“冥思苦想”巧妙安排,使“生动活泼”与“安详静谧”有机融合……让课堂张弛有度,动静相宜,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山东教育》2010年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