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名师”的教学套牢自己
发布日期 : 2010-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江洪春
在长期的教研工作中,我发现不少青年教师在备课、设计教案的时候,没有用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细读、解读、研读文本,钻研教材,下的工夫极为不够。有的宁愿把主要时间、精力花在制作课件这一教学的辅助手段上,甚至跨过研读文本、钻研教材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走了捷径,或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现成的教案,用他人的设计取代自己应做的工作;或在没有弄清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深入思考“为什么这样教”的情况下,复制套用“名师”的教学设计,让“名师”的教学设计禁锢、套牢了自己的思想、思考,从而失去了自我。
前几天,读了某教学杂志《例谈阅读教学的主线设计》一文,其中关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主线把握和教学设计,就有一种被“名师”的教学设计套牢、误导,从而误读文本、失去自我的感觉。
文章中是这样描述他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主线把握和教学设计的: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借鉴名师名家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悲痛感情的一句话“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为红线,将全文串联起来引导学生理解。这样,以达到丰富鲁迅先生的形象,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谈《水浒传》”这件事后,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这么好的伯父,对周晔这么关心……可是,伯父逝世了,从此以后,周晔再也得不到伯父的爱抚了,望着伯父的遗体,她怎么能不难过呢?让我们来读这一段话,我想,你们的体会一定与刚才又不同……”(学生朗读那段话后,谈体会)
在学习“笑谈碰壁”这件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鲁迅先生多么富有斗争精神……可是鲁迅先生逝世了。从此以后,周晔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学生再次朗读那段话,再谈体会)
在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从此以后,周晔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想到这里,她的心情怎么能不万分悲痛呢?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回过头来再一次读这一段话,用你们的心去体会。”(学生再朗读那段话,再谈体会)
从这一设计与教学中,可以得知,课文中三个或四个事例的教学都是:学习一个事例→教师激情渲染→学生回读第一段话→谈体会。对此,我认为至少有四个问题需要讨论、商榷: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文章,是作者在十几年后写的。事隔这么年,当作者回忆起伯父鲁迅先生时,从情感上说应该还有一定的悲痛的成分。但是无论是从课文主体部分的字里行间,还是从常理上,作者的情感比“悲痛”更突出的、更重要的则是一种追思、怀念、敬仰,她追思、怀念伯父鲁迅先生这个人,更是敬仰、赞扬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从本文作者所设计和教学的情形来看,把情感主线着力、集中、定位在“悲痛”上,既不符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本意,也不符合课文主体部分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似乎也不符合常理,是对课文情感把握的错位、误读。
2.作者十几年后写这篇回忆性文章,其主要目的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写这篇文章来纪念、怀念伯父鲁迅先生,表达作者的敬仰、赞扬之情;二是让读者通过鲁迅先生亲属的描述,通过亲属的眼睛去认识鲁迅、了解鲁迅。如果把作者的情感作为主线是可以的,那么在这条主线上的“珍珠”,就是课文中“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等事例所反映出的鲁迅先生的那些崇高精神、高尚品质。让学生在心目中留下一个个闪光的“珍珠”,并与作者产生同样的缅怀、敬仰之情,才应该是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
教学中,我们是强化“主线”,还是强化“珍珠”,是“主线”重要,还是“珍珠”重要,这似乎不言而喻。可是,在上面那位教师的设计和教学中,显然是强化了“主线”,在每学完一个小故事时,教师便激情洋溢地渲染描述周晔如何悲痛,让学生在一次次回读中体会作者的“悲痛”之情,一次次强化“悲痛”的情感(课文的情感不是或主要不是悲痛,而在这里一次次强化)。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的还是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崇高精神、高尚品质吗?还能“丰富鲁迅先生的形象”并产生对鲁迅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吗?很显然,这是教学主攻方向的错位,即形象与情感、珍珠与主线的错位。
3.三个或四个事例用同一个套路去教学,是否符合课文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姑且不论。就学生所产生的情感而言,也是值得商榷的。上文作者在文章中说: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会逐步深化”,“学生真实的情感流露”。且不说情感把握的错位,即便是那逐步深化的、真实流露的“悲痛情感”,又是依靠什么产生、深化、流露的?是靠教师的主观的外力催化、人为强化,还是学生从字里行间中得出的切身体会、被语言文字的情感所感染?“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关键是这种情感来自哪里,如果脱离了语言文字,不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中体会出来的,而是单纯依靠外在的手段、外力的催化,那么,产生这样的情感,即使是被催得“泪流满面”,又有多少价值,阅读还有什么意义呢?
4.可以看出,教师编织了那么多生动感人的语言来煽情,这就让人感到教师在课堂上很强势。这就使人又糊涂了,课堂主要是学生展示的舞台,还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如果教师太强势了,那学生肯定是弱势;如果教师给你留下的感觉深刻,学生就没有给你留下什么印象。那么,这样的课无论多么“好看”,多么有舞台效果,都是失败的。因为教学主要不是看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而是看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的变化、发展。
我认为此课的设计和教学,之所以出现上述值得商榷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生搬硬套了“名师”教学方法,被“名师”的教学方法禁锢、套牢,误导了自己的思想、思考。这种设计与教学,不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真正把握课文特点基础上的独立思考,而是先想到一个自以为很好的套路,然后将这篇课文的教学套进去,从而误读了文本,失去了自我。
最后,我想引用列宁的一句话作为小结:
“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种不同的情况,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