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常规”

发布日期 : 2010-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宁阳县乡饮乡中心学校 王文富

  通过抓“教学常规”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教育管理者们的共识。语文因为其重要地位,更成为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常规”也随之多了起来:备课、作文批改、读书笔记、理论学习、政治学习、写字、听课、教研记录、单元检测、试卷分析、学生阅读笔记的检查、日记的检查、《基础训练》的批阅……这些教学常规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当然不可小觑。但是,过犹不及,如此多的教学常规必然迫使广大语文教师每天疲于应付,不停地、机械地、被动地去抄写。教学常规变成了老师们必须完成的抄写作业,其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其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这种教学常规束缚了老师们,使他们无暇去查阅资料,无暇去思考问题,无暇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更不用说去读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跟踪当前的教育形势了。长此以往,老师们变得机械、呆板,甚至僵化,没有了底气,缺少了生气,更不用说灵气了。我们本来就为人们所诟病的语文教学将会更无生机可言了。而且,本来读书就少的老师们长此以往,就更难有什么提高了。神圣的教育工作也只能沦为简单的体力劳动了。由此看来,此种教学常规虽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其弊端,管理者亦应作一番探讨!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不要教学常规,也不是说教学常规不重要,而是说我们的语文究竟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常规。为了找到答案,不妨让我们来重温一下我国语文界中一些著名教师的成长历程:李卫东在泰安时每年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三四千元用于购书。同时每年还要花几百元自费订阅《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读书》等杂志。在一篇文章里他这样写道:“书是我最无私的老师,最真挚的朋友。沉浸于书本里,与一位位作家神交在知识的海洋里,其乐无穷。”正因为不停地读书,才使他一步步地成长起来。再如李镇西,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取得那样的成就时,他回答:“我只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书使他深刻,使他成熟,使他成长为一位著名的语文教师、语文教育专家。魏书生初中毕业,他之所以成为闻名遐迩的语文教育专家,与他勤于读书是分不开的。在做教师之前,他就读了《欧洲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通史》《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等书。当了教师之后他又看了大量中外教育名著。另外,还有程翔、于漪……哪一个不是嗜书如命,与书为伴?从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爱读书。正是因为读书,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升了他们的思想,使他们在课堂上能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他们的学识彰显了语文课堂的本色,给语文带来了无限生机。在许多人眼里难上的语文课变得如此魅力无穷!听他们的课,学生如沐春风,不但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受到洗涤,而且整个人都变了样。


  除了爱读书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爱写。写作成了他们的工作之需。通过大量的写,他们一步步登上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李卫东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山东教育》等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多篇。李镇西更是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教育实话》《教育所思》《花开的声音》《从批判走向建设》《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等。魏书生亦不落人后,已出的书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献给青年班主任》《家教漫谈》《学校管理探索》等。程翔、于漪亦经常有文章见诸报端并且已有多部书籍出版。不断地写,促使他们不停地去思考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停地思考,使他们对语文教学有了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不停地写提升了他们的认知水平,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有灵魂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写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的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他们的语文课如磁石一般吸引着学生。语文在他们手里彰显出其独特的学科魅力。语文教学已超越了它自身成为一种鲜活的生命教育!由此看来,要想成为一名好的语文老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取得成绩乃至成名成家,唯有“读书”“写作”。二者犹如车的两个轮子,不可偏废。既然“读”“写”对语文教师的成长那么重要,管理者又为何作茧自缚,给本以沉重的语文老师那么多的“常规”呢?扪心自问,这种“常规”里有些东西真的那么重要吗?因此,我认为管理者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给语文老师们松一下绑,减一点负,把那些机械性的语文常规拿掉,让语文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去写作,通过“读”“写”来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素质。换言之,就是要求管理者把“读书”“写作”作为语文老师的教学常规。铁的事实已证明,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唯有“读”、唯有“写”,才是对教学、对教师真正有用的常规。教学管理者应改变过去那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让语文老师成为“爱读书”的人,成为“能写作”的人,成为有良好语文素养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这样才会打破语文教学毫无生机、毫无生气的局面,给语文教学带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愿“读书”“写作”成为语文老师的教学常规!


(《山东教育》2010年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