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活动有效

发布日期 : 2010-04-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 季英华

  1.注重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知识


  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活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效的活动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观察物体”一课中,可以设计一个现场实践的活动形式———拍照。教学中,教师先选取一个学生作为小模特,分别从他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拍照,然后现场把照片拷贝到计算机上,一张一张地播放,让学生猜一猜是从哪个方向拍的。在回答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学生可以对照站在前面的小模特。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容易地辨别出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很好地找到了照片拍摄位置和小模特与照片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样的活动学生非常愿意参加,兴趣浓厚。


  2.注重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着疑问和挑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习结果,忽略了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地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并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例如,学生在计算“8+6”时,老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想出了很多的方法:


  生1:把6分成2和4,8+2=10,10+4=14。 


  生2:把8分成4和4,6+4=10,10+4=14。 


  生3:把8分成5和3,把6分成5和1,5+5=10,3+1=4,10+4=14。 


  生4:把8放在心里,往后数6个,得14。 


  生5:摆学具。先摆8个,再摆6个,一共14个。


  生6:我早就知道6+8=14,所以8+6=14。 


  生7:我会算9+6=l5,把9往下减1个,也就是总数减少1个,所以8+6=14。 


  生:把8分成6和2,2×6=12,12+2=14。 


  生:把6看成8,先算2×8=16,再算16-2=14。 


  整个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自主、自觉的活动中积极思考,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得数,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


  又如,在学习《认识时间》的第二课时,虽然学生都学得非常认真,课堂气氛也比较融洽,但在认识4时15分这个时刻时,学生之间出现了争论。


  教师课件显示4时15分的钟面时刻。


  生1:我发现分针走到数字3,时针走一个小格。


  生2:如果分针走到数字3,时针走一个小格,那分针走到数字6,走到数字9,走到数字12,走一圈后,时针才走4个小格,不够一个大格。刚才我们学过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大格,因此刚才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生3: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我觉得时针走一个小格,分针走过的小格数一定比15少。


  生4:我觉得时针走一个小格,分针走过的小格数不只比15少,还要比10大,应该在10到15之间。


  生5:我先把60个小格分出50个来,这样,再把它们分成5个10,再把剩下的分一分,又分出了5个2,这样,就可以得出,时针走一个小格,分针走12个小格。


  课堂的生成使这节课增添了光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整个环节非常紧凑严谨。一年级的学生有如此的思维,可以说是有良好习惯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如果引发了思维互动,学生之间质疑,就要放手让学生积极探讨,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


  3.注重活动效果的有效性,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是否有效,要看活动的效果,要看活动是否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技能的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增强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否得到了发展。


  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练习:抽一组学生到前面站成一队,让学生分类,看看有多少种分法,每种分法的标准是什么?学生立即在小组中展开了讨论,得出了以下答案:


  按性别分为男和女;按身高分为高和矮;按胖瘦分为胖和瘦;按肤色黑白分为黑一些和白一些;按是否扎辫子分为扎辫子和不扎辫子;按是否穿校服分为穿校服和不穿校服;按校服是否拉上拉链分为拉上和没有拉上;按穿的鞋子分为旅游鞋、皮鞋和布鞋;按是否掉牙分为掉牙的和没有掉牙的;按年龄分为6岁和7岁;按属相分为属龙和属蛇;按出生月份分,分别分在12个月中。孩子们快乐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发现,是那么投入,那么富有激情。才刚入学一个多月的一年级学生,竟会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思维这样开阔。在这次的快乐分类中,感受到了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只要有兴趣,学生就会愿意去想、去做、去思考、去发现。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不论是在前面站立的同学,还是在下面分类的同学,思维都被紧紧地调动起来,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之中,兴趣高涨,思维活跃,活动效果非常好,学生也很好地掌握了分类的本质。


(《山东教育》2010年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