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环四学”教学模式初探

发布日期 : 2018-0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青岛市东川路小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重灾区,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一讲到底”“一问到底”或者是“一练到底”的教学方式比比皆是,这样的课堂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地培养和提升。我们在小学数学学科进行翻转课堂的改革尝试,并探索出一套“四环四学”的教学模式。其中第一个“四”为课堂教学的四大环节,即:独立自学、交流互学、点拨助学、反思悟学。第二个“四”为课堂教学的四种学习方式,即:自学、合作学习、接受性学习、反思性学习。这四大环节和四种学习方式相互匹配,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既可以作为一堂课的四个教学环节,还可以衍生成四种基本课型,即:独立自学指导课、交流互学展示课、点拨助学提升课、反思悟学内化课。也可以依据学习内容,对四种学习方式灵活地进行自由组合,体现了“学导结合”的教学理念,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支架。“四环四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环节:独立自学

自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独立自学”这个环节既可以安排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只不过这里的自学不是教师撒手不管的自学,而是以“导学套餐”为载体,循着学习的一般流程和规律,学生独立开展自主尝试和探究的过程。在这个“导学套餐”里,可以是“导学案”,也可以有“学程单”,还可以是一个思维导图、一段微视频、一个微话题,或者是一个自学效果检测单等等。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自主学习的经历,同时带着自己的学习收获和疑问,有准备地进入合作学习。

1.“独立自学”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教师将学习资源编制成“导学套餐”发放给学生,并做简要的解读,以便学生充分了解自学中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第二步,组织学生按照“六步自学法”(读课题,想旧知,猜用途,举例子,找疑点,悟窍门)对照“导学套餐”独立进行尝试和探究。

第三步,整理学习收获和疑难点,准备在小组内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和分享。

2.“独立自学”的操作要点

一是“导学套餐”要明确学习流程,对学生自学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避免仅仅是“教材搬家”或者“问题搬家”。

二是要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务必要以“问句”的形式写出来,多多益善。

第二环节:交流互学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教师的指导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同伴也是老师,同伴之间的差异本身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同伴之间的交流分享也是学习,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优生霸权”的现象,大家把头凑在一起,屁股还没等坐热,优秀学生就已经“找到答案”,在等待回答老师的提问了。如此合作,既没有互动,也没有倾听;既没有思想的碰撞,也没有情感的交流,每个人的经验没有得到真正的分享,每个人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暴露和有效的解决。“互学”,名存实亡。“四环四学”中的“交流互学”是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解决他们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知识疑点的过程中,学会表达和倾听。这个环节需要聚焦“问题”,需要解决“问题”,更需要生成新的“问题”。

1.“交流互学”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由组长主持组内成员分享各自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步,将问题分成两类:组内能够解决的和组内不能解决的。

第三步,先解决组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在组内分享解题的窍门。

第四步,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按照重要程度排序,确定出12个问题准备求助。

第五步,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组发布求助信息,然后面向全体同学征集解题窍门。

第六步,积极解答其他小组的问题,同时积极追问和质疑其他小组的解决方法。

2.“交流互学”的操作要点

一是鼓励学生在交流环节认真倾听、追问、质疑、争辩,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和主张,敢于挑战书本,挑战权威。

二是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老师“碎问”,学生“碎答”的现象,学生讲不清楚,老师就替学生讲,尽管教学能够“顺利完成”,但是,教师的讲解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学生思维也并没有因此得到有效的发展,依旧混乱。此时,教师应沉下心来,耐心点拨,教会学生将新知识与内部的经验进行重新建构,直至有条理地表达,以此表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三是除了关注学科知识本身,还要指导学生在分享展示时的站姿、站位、表达、形体等一般性表现,培养学生大方、自信、包容、得体的分享习惯。可对照以下要求进行展示和评价。

站立的要求:

我自信,本领强,

独特之处来亮相;

胸挺直,头高昂,

面带微笑神气扬;

精气神,有力量,

一次更比一次棒。

表达的要求:

嘴里说,心里想,

脱稿不再看纸张;

吐字清,音洪亮,

嗯啊口语别带上;

一握拳,一挥掌,

肢体语言来帮忙。

倾听的要求:

展示完,听补充,

同学点评记心中;

仔细听,认真想,

博采众长细思量;

取人长,补己短,

合作探究有主见。

第三环节:点拨助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教师既要敢于巧妙地退到幕后,又要善于及时地走到台前,在学生遇到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模糊点、易错点的时候,或者在交流表达遇到障碍思路不清的时候,以及在学习中暴露出某些不良习惯的时候,教师须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提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优化学习品质。

1.“点拨助学”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教师进行课堂巡视,了解“交流互学”情况,如发现学生讨论不积极、不深入等问题,教师可采取参与式策略,与学生一同进行探讨,把讨论引向深入;也可采取评价式策略,通过奖励表现优良的小组,激励优秀,鞭策落后。借助小组之间的差异,利用学生资源处理个性化问题,同时发现有价值的共性问题或者有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案,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结合课标、课时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制定具体的点拨策略,帮助学生消除疑点,开拓思路,拓展知识。

2.“点拨助学”的操作要点

一是释疑,即帮助学生消除疑惑。共性的问题往往是教学的难点,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演示、思维可视化、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等策略,来突破难点,消除疑点。

二是鼓励质疑。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此,我们深信不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了回答问题,几乎丧失了提问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设计“问题焦点”,鼓励学生发问,多多益善,并注意在学生提问过程中对问题本身不加任何评论,以此来激励学生发问,以便更充分地“暴露”他们的学习兴趣点和知识断点。

三是教学拓展。拓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拓展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也可以从思维方法上进行拓展,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从学习习惯的养成角度进行拓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第四环节:反思悟学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学生专注于大量的练习,但是,并不注意对自己的学习思路和策略进行检验,错过了优化学法的发展契机。教师注重了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指导,常常忽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只有那些精于教学的优秀教师,总是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反思,教会他们思考,并最终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反思,是一种学习的元认知活动,是对自身学习的思维过程的回顾和思考,是优化学习品质的重要手段。如果说“交流互学”是生生之间的对话,那么“反思悟学”就是每个学生与自己的对话,是结合学习收获和遗憾对自我学习过程的回顾和思考,它不同于学习小结。

1.“反思悟学”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确定反思方向。反思悟学有多元价值,可以是对知识进行梳理,可以是对学法进行回顾,还可以是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需要老师结合课堂教学情况,确定反思的方向和重点。

第二步,激发反思动机。反思是一种高级学习方式,许多学生并不习惯这种学习活动,需要老师给予必要的激励。比如,你在课堂上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你给自己的表现打几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等等。

第三步,提供反思工具。为了使学生的反思更全面、完整和富有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导图框架,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绘制导图,辅助反思。

第四步,分享反思收获。在小组或同位间交流各自的反思收获。

2.“反思悟学”的操作要点

一是把握反思时机。反思未必一定放到整堂课的最后环节,结合数学学习的特点,知识的连续性比较强,教学中也更强调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可在学习新知识前,引导学生反思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学完新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思维过程。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时引导学生回顾:从刚才的探究中,经历了哪几个步骤?解决这个问题的窍门是什么?这种思考方法对自己今后学习有什么启发?通过亲身体验、反馈、反思、分享,从而获得统一的有价值的数学模型,也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是指导反思方法。学生不会反思是常见的情况,这时,需要老师教给学生具体的反思方法:其一,自我设问。老师给学生一个反思的话题,比如“倾听”,然后,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与话题有关的问题罗列出来。比如:什么叫倾听?为什么要倾听?倾听有什么好处?怎么才能做到倾听?有人不会倾听我该怎么办?谁的话需要倾听?倾听就是不讲话吗?然后,自己尝试着做出回答。其二,自我小结。结合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其三,自我评价。即从认真程度、努力程度、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四环四学”教学模式,在学生如何学一端,突出了自学、合作学习、接受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四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在教师如何教一端,突出了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品质;在教和学的时空顺序上,更加重视“先学后教”“互学互教”,“四环四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由“应试”走向“品质”的有益探索。

 

(《山东教育》201712月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