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师课前该做什么

发布日期 : 2017-07-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莱州市莱州中心小学   宋军平

 

有经验的科学老师都深有体会,要上好一节科学课,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短短一节40分钟的科学课,课前准备的时间往往是两个40分钟、三个40分钟,甚至更长。那么,科学教师在课前都该做些什么呢?现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科学教师课前应做好的工作。

一、挖掘内涵,悉心备课

俗话说“有备无患”,只有认真备课,上课时才会游刃有余。备课,通常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首先,备教材。我们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层面对教材进行解读,精心设计,适时引导。科学课本呈现给我们的往往只是几幅图片和几个问题。至于我们怎样去引导,怎样去探究,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情感,课本都没有过多的解释,需要我们老师自己去挖掘,去研究。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解读,深入的研究,正确把握其内涵,才能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解读教材时,我们要有一种大的备课观,要从单元整体入手进行教材的分析与解读。首先确定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前后的知识衔接,然后再来分析本课的知识点与重难点。另外,解读教材时,除了课本,我们还应解读与之有关联的所有的知识点。因为,科学课有其本身独特的特点,涉及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部分内容,综合性强,这就决定了科学课上会经常碰到“节外生枝”的情况。教师被学生提出的问题所难住,尴尬万分。在此种情况下老师们或者含含糊糊应付了事,或者告诉学生课后再去研究。长此以往,对于一个“一问三不知”的科学教师,孩子们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要上好一堂科学课,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去实验、去探究,教师课前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地了解科技的发展,丰厚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样,我们的课才有深度、有厚度。因此,解读教材,我们要各种手段并用,网络学习、图书查阅等形式进行。

备课时,我们还要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多做一些估计,多考虑一些教学方案。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得越精细,生成得越精彩。语文老师为了指导学生的作文经常写下水文,那么科学老师为课堂上实验的成功,课前就要自己先来操作实验,观察现象与问题,寻求答案,做到胸中有丘壑,课堂上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例如,“蜡烛”一课,其中有一个实验,将蜡烛放在蒸发皿里融化变成液体的蜡油,然后再冷却变成固体的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蜡烛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但是在课前实验中,我发现蜡烛融化成液体的蜡油时,冒出了一阵阵的烟味,呛得人直咳嗽,以至于要打开窗户透透气。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蜡烛生成了新的物质?经过多次的实验与研究,又请教了专业人士,最终弄明白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原来呛人的烟雾是一些凝固在空中的小蜡滴,蜡烛融化、凝结的过程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这样,教师在课前的实验中,抱着一种学习、发现、探究的态度,于学生实验之前先进行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上课时才能有备无患。

教师备课,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在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制定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我们现在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作为一名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改进,根据需要灵活地组织教学材料。在科学课上,面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老师经常征求同学的看法:“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依据你的生活经验,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从而确立符合学生的学习目标。例如,我在教学“纸”一课时,为了进一步掌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课前我采用了谈话法进行了学情测查。经过谈话我发现,纸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熟悉的一种材料,对于纸的一些特点、种类以及用途,学生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的这些认识只是基于一定的生活经验,没有经历严密的科学探究与实验,还暂时处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学生对于本课所要进行的对比实验的理解,也比较模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将实验的难点定位在启发学生设计周密的实验方案上。为此,教材进行了重组,将课本内容的第一部分内容“纸的发展历程”挪到了拓展延伸环节,旨在让学生简单了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将第二部分“纸的特点的研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部分进行研究。此环节给学生充裕的探究时间,以保证对比实验的顺利展开。

另外,备课还包括“备教法”。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与学生学情是紧密结合的,只要是符合学科特点而又适合学生情趣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法就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的原则是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避免花架子、走过程。例如:小组合作法是我们科学课上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但是现在的小组合作往往只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白白地耗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看不到合作的成果。因此,教师课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分工,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汇报,学会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另外,老师也应参与实验,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展“真”实验”,进行“真”观察、最后才会有“真”体验、“真”收获。

二、准备材料,人物协同

科学课就是让学生在材料的操作过程中,经历科学探究与思考的过程。此教师课前一定要准备充足的、有结构的材料以供上课时使用。

首先,材料的选择具有结构性,具有代表性,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才能体现人与物之间的协同。有结构性的材料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索、锲而不舍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就是说有结构的材料是有深刻内涵的,一定要准备充足,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另外,材料的寻找,可以是教师准备,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准备。

其次,实验材料的呈现要有序。在科学课实验教学中,面对花花绿绿的实验器材,学生常常是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去玩材料,而不是带着问题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去实验。鉴于此,在课堂中不提倡老师将材料一次性发放给学生,而是根据课的特点,或将材料放在书桌里,让学生按要求自己去取,或根据课的需要教师适时发放,以保持材料的神秘性。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实验时对材料的好奇心,又能保证课的有序进行。例如,在执教“水面的秘密”一课时,第一步:上课之前每组发放了空杯子与水,要求学生将空杯子装满水;第二步:提出问题,还能再加水吗?从而出示滴管,继续装水。实验结束,要求学生将大烧杯与滴管收起放到书桌里;第三步:水中还能再放物体吗?教师出示曲别针,学生分组实验,往杯子里放曲别针;第四步:教师发放硬币和小叉子,让硬币浮在水面上。这样根据课的进程,材料依次呈现,学生的好奇心始终被老师牵引,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小组的活动也很有序。

三、实验准备,合理配置

实验准备,包括实验仪器的准备和实验操作的准备。实验前,老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实验准备相应的仪器,提前一周写好实验通知单通知实验员进行准备。对于仪器室里没有的仪器,可用功能相似的仪器进行替换。有的实验材料,仪器室里没有现成的,这需要老师下功夫到生活中去寻找。像“植物的叶”一课,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叶的气孔,当我们在前期准备材料时,发现好多植物的叶都看不清气孔,怎么办呢?我们老师不气馁,又采集了大量的植物的叶,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了三七叶片能在显微镜下看清气孔,由于前期工作准备比较充分,因此这个实验取得了成功。

另外,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师都应该将实验提前做一遍,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并根据实验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合理的时间配置和程式展示。例如,在上“沸腾”一课时,自己课前做了多次实验水都没有沸腾,自己一次次分析原因,改进实验装置。先是将200ml的烧杯换成了50ml,减少水量为30ml,接着调节酒精灯的高度,让火的外焰给烧杯底部加热,最后又给烧杯加了个用纸做的盖子,15分钟左右,实验取得了成功。由于课前实验中教师及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因此课堂上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保证了学生实验的成功。

总之,科学老师只有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未雨绸缪,才能让我们的科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的主阵地。

 

(《山东教育》20176月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