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一加”落实课堂语言积累

发布日期 : 2016-1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   李香菊

 

近期,读到吴忠豪教授的一篇文章《再论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文章从现代语文教学、儿童心理学、儿童语言发展等角度深刻剖析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我感觉这是对语文教学内容应选择本体性教学内容的一次深度提升。

读完文章,我想起了许多家长的问题:“为什么孩子读了那么多的课外书,写日记作文时却不会用,习作水平不见快速提高呢?”每有询问,我总会告诉他们:阅读积累对写作能力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阅读积累越丰厚,下笔作文越有根底,这话没有错,但不能机械化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是有转化条件的,如果缺少了儿童的丰富生活与观察积累,缺少了儿童的生命体验与感悟,阅读积累量的增加未必能促进下笔表达质的提高。

读完《再论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回过头来审视这个问题和自己的回答,总觉得哪里缺少了点什么。细细想来,应该是缺少了对语文课堂进行语言积累的重视。当语文课堂放进了本体性教学内容,却以分析理解的方式学习;当文章的精美语言呈现于眼前,课堂却以你问我答、泛泛而谈的方式向前推进。儿童的脑海里沉淀了什么?积累了什么呢?碎言片语的语言材料、程序化的语文方法变成死知识罢了。

是什么挤走了课堂语言积累呢?明明知道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但觉得不把文章讲解透、分析透、讨论透,文章就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明明知道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为什么进行语言积累时却那么束手无策,不断地陷入喋喋不休的讲解讨论里去呢?难怪我们区一位老师用“一册课文屈指数,篇篇讲读肿似猪”戏谑现在的语文课堂。要加强语文课堂的语言积累,是该做做减法了。

一要减去语文课堂里过度的解读和分析,增加通过诵读进行积累的空间。

过度讲析已经是语文教学的通病了。有些老师,尤其是优秀老师往往能把课文解读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常常愿意把自己解读的高度和深度带给学生,有时候却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于是,就设计出拔高的问题抛给学生,面对学生的沉默,又迫不及待讲解给学生听,把体验讨论的课堂变成了烦琐讲析的课堂。记得执教《鲸》和《松鼠》两篇说明文时,我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两篇说明文代表了两种说明文风格,在说明内容、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许多异同点,值得比较学习。于是,我设计了《鲸》和《松鼠》的比较课,在全校进行展示。至今我清楚地记得学生面对“两篇文章的语言带给你什么感受?”等问题时的沉默,我只好滔滔不绝地讲下去。课堂因为过度解读变成了理解分析的天下,教师讲解的天下。这节课里,有什么语言在学生的脑海里真正存留下来了吗?没有,只有两篇说明文的异同这些死知识罢了。

儿童学习语言的机制告诉我们,不是告诉了,学生就能理解了;不是理解了,就能运用了;不是知道了,就真正内化于心了。语言的学习一定是整体的,不是肢解的,一定是反复重复的,不是一两次接触就能掌握的。所以,教师解读的高度不一定就是学生要达到的高度。我们要善于从过度解读和讲析中解脱出来,根据语言学习的机制,加强在整体感悟和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让语言走进学生心里。有时候,儿童日记里采用的经典词句不是课堂上反复分析讲解的,而是那些反复诵读的,也许这就是最好的实证吧。诵读要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打着节拍读,看着图画读,借助实物读,根据不同的意义侧重点读,当反复诵读的朗朗童声在课堂里响起来,也许离真正的积累就不远了。

二要减掉烦琐提问,提炼核心问题,增加积累运用语言的空间。

现在,语文课堂虽然多了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但在教学方式上,烦琐提问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位老师执教三年级《花钟》里描写“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语句,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句子里描写了哪些花?二是这些花什么时间开放?三是这些花开放时什么样子?三个问题毫无挑战性,学生很容易在句子里找到答案,回答出“牵牛花”“凌晨四点”“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这样的短语。教学时间就这样零打碎敲,悄然而过,给学生留下碎片化的思维和零散的语言。如果我们换一个任务,如:读句子,画一面花钟,并根据自己画的花钟按照时间顺序说说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和样子。这样的任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取了语句的主要信息,又在复述中练习运用了课文语言。教师还可以把所有句子改编成“牵牛花开花了”“蔷薇花开花了”,与原文的“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艳丽的蔷薇欣然怒放”等句子进行比较朗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积累语言。对比《花钟》的问题设计,我想,语文课堂必须要注重核心问题的提炼,减少理解分析式问题,增加具有语言积累运用价值的问题,一节课用一两个具有思维价值的核心问题引领学生的语言学习,就足够了。我们一定要避免用没有价值的烦琐提问挤占学生的语言学习时间,学会用核心问题拓宽学生语言积累运用的空间。

让我们做好语文课堂的加减法,用课堂语言积累,帮助学生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有效对接!

 

(《山东教育》201610月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