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懂中秋

发布日期 : 2018-0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中秋的月亮为何那么容易拨动心弦?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是怎样一种幸福?很长很长时间,都未曾留意思考,直到我四十五岁那一年,父亲病倒住院,中秋节的分量才突然开始震撼身心。

那一年,父亲在家乡泗水县突发脑溢血,急送济南手术抢救而脱险,但记忆、语言丧失,偏瘫,只能全天在护工照料下住院疗养。那一年,女儿读高三,学习紧张。中秋节到了,父亲不能远离医院,我只好就近找了一个小饭馆,护工用轮椅推着父亲,我们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月亮挂在空中,但父亲既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也不知道面前给他喂饭的是什么人。妻子把带鱼剔除了刺,一点一点慢慢送给他吃;我把一点酒倒到茶杯里想给他喝,女儿不愿意,说爷爷怎么能喝酒。我依然让父亲喝了,可随后父亲咳嗽不停,一脸痛苦的样子。女儿生气了,说:“怎么样?爷爷病了怎么还让他喝酒!”我没有辩解,因为孩子不知道老人病前喜欢饮酒,从四十岁就开始天天喝酒,喝了四十多年,直到脑溢血发作。此刻,我多么希望他能喝酒啊!但是他老人家确实已不能喝了,不能喝了。

以前,中秋节大多回泗水陪父母。二老身体一直很健康,想不到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生活格局,父亲要在济南住院,母亲则留在泗水与我哥嫂住在一起。中秋节再想团圆,难了。

从此,圆了的是月亮,圆不了的是心情。

父亲的病情刚刚稳定了没两年,岳母又重病需要来济南医治。同时照看两位卧床的老人,一片忙乱。经过考虑,决定让父亲转移到泰山疗养院,那里环境幽静,更适合疗养康复。于是,之后每年中秋节,我又多了一个去处:泰安。

或泗水,或泰安,中秋的月光见证着奔波与团聚。

最难忘2013年的中秋节,当时妻子出差在外,女儿在杭州忙于研究生学业,我去泰安陪老父。夜晚,父亲睡着后,病房内静悄悄的,窗外的月光明亮而又带着忧伤,我铺纸提笔,心声像泉水一样从心底涌出,与家人说话,向朋友问好:

月圆如镜心如麻,奈何各在天一涯?

夫人西北忙巡诊,女儿东南写云霞。

老母拄杖泗水畔,老父病听泰山鸦。

人间苦无分身术,不得一一共酒茶。

独酌独吟将进酒,寄情寄语千万家:

阴晴圆缺乃天象,悲欢离合是生涯。

男儿有泪不轻落,且以酒花作泪花!

醉眼看月月亦醉,乐天知命乾坤嘉。

明日亦应有明月,友朋欢宴弹琵琶。

人到中年,再苦再难也得扛起来!母亲九十岁那年的中秋节,我回泗水,闲聊家常,顺便问母亲:您老那一代人,大半辈子遭遇的都是战乱、动荡,是怎么走过来的?母亲淡淡地回答了一个字:熬。

熬,其实是既正视又藐视一切艰难困苦。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世界,宇宙,各有各的艰难困苦,“此事古难全”。

然而现代生活的急功近利,已经破坏了从容不迫的“熬”。城市的忙碌与淡漠,正在强力瓦解家族式的田园生活。事实上,自从我们离开家上大学开始,就已经无法再与父母温习一片月色、一桌月饼、一首儿歌了。忙来忙去,直到“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才幡然醒悟,感受到亲情对人生的支撑意义。

在中秋月圆之夜,有些心事难圆,倒也是一种历练。借着月光,反思自己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几多成就?几多遗憾?抖落尘霾,继续追逐光明。

今年,2017年的中秋节,我又来到泰安,看望病榻上与病魔抗争十多年、九十三岁的老父亲,虽然他早已不认得我,但我与月亮都惦记着他。老爸啊,过节要喝酒,你的酒我来替你喝,打开窗,让月光进来得更多、更亮,干杯!

举杯邀月,我心皎洁。

 

(《山东教育》201712月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