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学校的灵魂”
发布日期 : 2011-12-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教育公平、均衡是时代对于教育工作的要求,随着教育均衡工作的深入展开,教师的合理流动成为一个现实,这将考验校长们的管理智慧。
随着教师的频繁流动,往往一所学校的人员构成极为复杂,师资构成也高低不均,甚至有些教师抱着走过场的心态到学校走一遭,这些都给学校管理埋下许多隐患。如何管理好这些教师,让外来优秀教师迅速提升本校教学水平,让本校优秀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这是横亘在每一位校长面前的一大难题。可以这样说,教育均衡改革,必须管理改革先行,也只有管理改革成功,才能保证教育均衡成功。面对这样复杂的管理局面,校长必须有着清醒的认识。有很多人认为,教育均衡就是优秀学校多来一些优秀教师,从而更换那些不优秀教师,这样一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自然会取得成功。但现实却是,无论怎样调动,都不可能改变学校原本的师资结构,一两个优秀教师的到来,并没有扭转一所薄弱学校的现实,甚至优秀教师的到来不仅没有扭转原先的局面,反而使他们跟着颓唐起来,由最初的优秀变成了平庸。
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不由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用几年的工夫培养了一班学生,他把弟子们带到旷野之中上最后一堂课。哲学家问道:“这旷野上长满了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十分惊讶,一直在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最后一课的考题竟是这么简单。一个弟子说:“只要用铲子就够了。”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第四个弟子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再来这里相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师的教诲:要想除掉土地上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高明的管理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教育均衡给予薄弱学校最优秀的“良种”后,校长所要做的就是精心培育这些“良种”,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带动学校原本那些看似平凡但有着自己思想的人,让自己的整个园中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期待教育均衡将园中的“杂草”彻底清除是不可取的,只要这是荒园,那么任何“良种”都会变成“杂草”。关键在于校长应做一个辛勤的园丁,在种植好“庄稼”的同时,还要不断整理园中的“杂草”,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均衡。表面的“杂草”也许较容易除去,但内心的“杂草”是很难清除的。校长应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中倡导教学研究,让教研这颗“良种”在每一位教师心中扎下深根。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被琐事干扰自己的心灵,心无旁骛的教师才能迅速成长起来,真正扛起学校这面大旗,校长也才能真正做到教育的均衡。
一所大兴教研之风的学校,无论如何均衡,无论师资如何流动,只要教师潜心教学,专注于教研,这样的校长,不需要大费周章,自然会取得很好的成就。那些传统的名校,历经百年而不衰,不正是一代代教师将这样的风尚传承下来的结果吗?而校长需要做的就是让“庄稼”遍野,收获满怀。
不要期待教师的流动能解决所有学校的内在问题,校长应担负起时代的责任,让学校管理先行,在学校先种上“庄稼”,在每一位教师心里种上“庄稼”。唯有如此,才能在教育均衡中真正获得腾飞的动力。(摘自2011年9月22日 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作者:陈涛)
(《山东教育》2011年11月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