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广场 > 正文

打破“跟随者”的习惯

发布日期 : 2011-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被称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松叶。这些毛毛虫紧紧相挨,绕着花盆的边缘夜以继日地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约翰·法伯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它们并没有这样做。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已有路线行走的习惯称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其实,毛毛虫现象就存在于学校的教育生活中。有的教育工作者习惯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习惯于现有的工作状态,习惯于周而复始的重复。虽然新课程改革老生常谈,然而课改的成效却并不十分乐观,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宣传不到位或执行力度不够,而是一些教育工作者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跟随者”的习惯左右着他们的教学,使他们习惯于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做传统习惯的“跟随者”,不能及时地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向,因此课堂并没有真正放之于学生。最终,课程改革只能原地踏步,这就是“毛毛虫效应”。新课改要想深入下去,就应当打破固有思维,打破传统习惯,从而走出习惯的怪圈。

这种“跟随者”的习惯,更深层次地来说,是从众心理在作怪。有的学校素质教育口号喊得震天响,关起门来却继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何?就学校管理者而言,他们不喜欢创新,更不敢改革。因为创新与改革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承担一定的风险,远不如跟随大流来得稳妥;就教师个体而言,在传统教育思维模式左右的教育环境之下,谁也不愿意标新立异,给自己带来麻烦,脚踏实地地走大众路线虽然不会出现什么奇迹,但至少也不会犯什么错误。这种心理将教育实然的状态变成了应然的状态,将大众的教育预期认作了教育的本质目标。这样的教育称不上是真正的教育,只能称得上是功利的教育,是很难获得突破与发展的。

走出“毛毛虫效应”,走出“跟随者”的怪圈,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的理性。这种教育的理性需要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需要清醒的教育头脑。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而不是糊里糊涂地跟随着传统的习惯,跟随着大众的脚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晰教育的走向,才能选择教育的方向,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上理性的教育发展之路。

当然,教育工作者改革的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改革才会让教育有生机,才会让教育有活力,才会让教育有所起色。教育要发展、要突破、要创新,必然要走上改革之路。传统的思维模式,传统的管理措施,传统的教育方式,只能让教育在传统与落后的状态中持续下去。要发展就要勇于改变,打破传统的状态,打破旧有的思维。(摘自20101112   新浪网,作者:梁好)

 

(《山东教育》2011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