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运用期望理论
发布日期 : 2011-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一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称“期望效应”。
在学校管理中,如果校长能够恰当地运用“期望效应”,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相信教师的能力。“相信每个教师都能教好”,应是每个校长必备的教育观。面对一个技能不够娴熟、教学能力不高、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不要说“你是个笨蛋”等伤害教师自尊与自信的话语,而要说“这次有进步,今后要继续加油”等激励性语言。校长要将这种期望心理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传递给每个教师,使教师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校长的关注和期望,从而受到激励。
其次,对教师要有合理的期望值。校长“期望效应”的实质是激发教师内在的工作动机。如果教师认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校长的期望值,那么,教师就会焕发出强大的工作热情。反之,如果校长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或是过低,就会令教师产生望而生畏或者心灰意冷的心理。所以,校长应在对每个教师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设置符合教师个性特点的、经过一番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逐步引导他们前进。“感人者莫先于情”,有了适当的期望,校长再通过生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帮助、能力上的激励等途径,让每个教师真切感受到校长的期望和爱的温暖,就能激发出教师的工作热情。
再其次,合理运用表扬的艺术。鼓励性的评价、积极的肯定都能激励教师增强自信、积极向上。一旦有了教师的先进事例,校长应立即做出反应,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不仅能维护先进者本人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校的管理。如果校长对教师中的好人好事迟迟不做出反应,先进者的积极心理未得到校长的认同,就会产生失望、压抑的情绪,其他教师也会因此而对学校产生冷漠感。
此外,在表扬方式上,还应注意采用赞赏式表扬,忌用评价式表扬;采用兼顾式表扬,忌用拔高式表扬。次数偏多,起不到积极作用;次数适度,才能使被表扬的教师产生自信心、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进取心。(摘自2010年10月26日《中国教育报》,作者:李正强)
(《山东教育》2011年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