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广场 > 正文

用制度激活教师写作

发布日期 : 2010-12-06点击次数 : 来源 : 周建国

不少教师平时缺涵养、少反思、疏学习,更缺写作习惯。每当有写作需求时,常靠抄袭交差,造假就成了教师写作的“潜规则”。然而,我们在批评教师缺失职业底线的同时,应该跟进制度去激活教师的写作热情。

首先要跟进评价制度。笔者以为,教师的写作焦虑其实和评价制度偏颇有关。因为从职称评审和参评名师情况看,规定必须提交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文章,即使新教师定级,也要有县(市区)级以上获奖论文,否则不予通过。但事实上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能发表文章的公开刊物又少,这对广大农村教师来说,简直“难于上青天”。由于“庙少和尚多”,所以文章多要求要有理论含量,因底气不足,老师们只好去网上下载或者去相关刊物“东拼西凑”。

要求中小学教师写文章,主要是通过写作来唤醒他们的问题意识,培养反思习惯,通过梳理身边的问题和经验来提升他们的思考力,主动跟进教学行为,改进工作状态,提高执教能力。鉴于此,学校等有关部门必须以师为本,主动放中小学教师“一马”,降低对他们的写作要求,大胆认可由他们原创的“土产货”。尤其对那些有创意的教例、案例和课例,有新意的教育教学设计,自己编制的有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作业和习题,有思想的读书心得、教育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笔记等,都应认可为教师写作的表现形式和成果。

其次应该重视过程化管理。从教师论文考核要求来看,也存在诸多弊端。一是缺少面试,缺少真实的能力考核。只要教师提交了论文,且符合“要求”,考核就会顺利通过。论文是否原创?是否代表了被考核者真实水平?再也无人问津。二是论文权重太大。几乎所有考核都有论文要求,若没有,就“一票否决”。难道论文真能代表被考核者的综合素质?三是轻后续管理。尤其是不少年轻教师高级职称“到手”后,立马“金盆洗手”,在以后漫长的教书生涯里,再也看不到新文章、听不到“新声音”了。

人都有懒惰的劣根性,没有了考核新要求,人都会变懒;没有了新压力,多数人都会失去激情,难以维持发展新动力。唯有及时跟进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教师才能有发展的新活力。学校应结合年度考核、聘任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等常规性管理,对论文发表档次可以弱化要求,但必须强化教师留下研修和反思“痕迹”。学校应及时出台新规,引领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养成善于反思、勤于学习、用心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笔记的好习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记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现象、教学关键事件和思想火花。通过这种有意义的“量”的“逼迫”和累积,教师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再其次要注重有效引领。当下不少学校还是抓升学率偏多,而对教师的读书和写作不甚重视。事实上,教师只有通过读书和写作,方能厚实文化底蕴,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管理目标。为此,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把要求教师读书和写作放在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尤其对于写作,在多数教师难以在公开刊物发表文章的态势下,更要善于动脑筋,积极开通校园“绿色通道”,为教师练笔敞开方便之门。(摘自2010713日《中国教育报》,作者:周建国)

 

(《山东教育》2010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