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广场 > 正文

用情、用智做教育

发布日期 : 2012-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校长肩上担子重、责任大,唯有不断学习与工作,用情、用智做教育,才有可能把学校带到一个高起点。

用“情”成就教师

校长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时时刻刻感染、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这种激情会让身边更多的教师把工作压力转变成追求成功的动力。当校长满怀激情地去追求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时,他就会对教育事业、对教师和学生充满感情。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和创新的欲望,要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点燃全体师生心中的火焰。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一定要先做到;教师难以做到的,校长也要做到,校长的率先垂范尤为重要。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校长无小事,处处是楷模。

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是管理的一种境界。因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教师的事办好了,学校的事也就好办了。所以,校长只有真正从心底里关心、尊重教师,才能激发出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把教师的事情放在首位,教师才会把学校、把学生放在首位。通过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教师备感学校的温暖。校长心里惦记着教师,教师心系着学生,大家就能齐心协力、全身心地扑在学校工作上。

校长必须做到用真情关注人、帮助人、成就人、发展人。只有理顺了干群关系,学校各项活动才能畅通无阻。在平常的工作中,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比如,学校在良好形象的树立、各项规章制度的设立以及制订课改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绩校工资实施细则等方面,应先发动教师广泛讨论,提出意见或设想,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决议。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规划以及年度工作计划,也应在全体教职工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完成。这样能激活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同时也会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用“智”培育文化

智慧源于学习,校长要把不断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不能以工作忙为借口放弃。做校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将所学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学识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校长更应该在业务上不断锤炼,技高一筹。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究竟应放在哪里,这是业内众说纷纭的一个话题。我认为,既然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那么校长的领导职能应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我主张校领导要坚持“推门听课”,这样看似占用了不少时间,但实际上却是学校管理的一条捷径。因为通过听课,我们可以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也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业务水平、备课、布置作业情况,便于及时开展业务培训、了解学生课业负担,还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此外,校长要用好自己管理中的“加法”和“减法”。所谓“加法”,就是要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团结和依靠群众,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决断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所谓“减法”,就是要减少个人偏见,客观全面地对待人和事情,遇到问题和矛盾不回避,积极争取公平公正地化解,尽量减少学生与教师、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排除人为干扰,和谐师生关系。

任何一个群体,都难免有说三道四的人,都会有闲言碎语的存在。作为领导,要本着看全面、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不求全责备,胸怀宽广,善纳众言,与时俱进地勾画学校发展的蓝图,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同时,要讲究领导艺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带动、激发每一位教师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同时,把“智”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会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效,有着刚性管理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长虽有年龄、学历、水平之分,但要建设一所好学校,唯有静下心来思考,沉下心来做事,潜下心来工作,多走走,常看看,勤动脑,不怕艰辛、不图安逸、不计名利,不为得失所动、宠辱不惊,用情、用智做教育,这才是做好校长的真谛。(摘自2012410日《中国教育报》,作者:李春梅)

 

(《山东教育》2012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