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广场 > 正文

构建合乎学生天性的真教育

发布日期 : 2016-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人各有别,如同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这世界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我们的教育所面对的都是有差异的个体,差异性也是人之有别于他人的根本性。既然如此,我们的教育就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应该是人尽其才、各展所长、合乎天性的教育。在被动选择和主动要求之间,应该更多地追求合乎天性、天人合一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从一开始就用一门门课程把孩子们圈定,让孩子们在限定的领域内发展,而企图达到一致的目标,很少去考虑孩子们真正喜欢学什么,适合学什么,该怎么去学。如此一来,很多学生在“要我学”而自己又不喜欢学的内容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自己真正喜欢学、想要学、适合学的领域却越来越受限制。长此以往,学生长处不长,短处更短,个性得不到充分张扬,最终难免被铸造成千篇一律的“标准件”。

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高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是,这种固定的学制,尤其是整齐划一的中考测评,实际上对义务教育中的学生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害,优生吃不饱,差生跟不上,中等生顾不了,其结果是,贻误了优生的青春,搁置了中等生非智能发展,伤害了后进生的学习热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没有必要硬性规定学生必须在多少年内学完某些基础课程呢?学生在学好必修课的同时是不是可以选修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呢?值得深思的是,美国初中和小学并不要求学生有多高的学术能力,可是,对于天才学生,却有一套机制让他们出头并加以培养。美国很多地方都有GATEGiftedand Talented Education天才教育)课程计划,政府专门拨款给学校,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超出他们所在年级难度的东西。这些人到了高中,便成为读那些艰深课程的“大牛”了。美国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操作起来确实有难度,但这是适合学生的教育,也是最好的教育,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使命。终身学习时代,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高效公平的教学,应该有各个层次学生不同程度进步的思考,在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鼓励学生提前学,跨级学,专长过级学,学生的发展方能更为高效。其评价可以是学分制,可以是自主招生学校的考试结果,一切都可以让学生在适度的时期内进入高中,同时还能有一技之长,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一技之长,综合自己智能考试成绩,选择不同类别的学校。智能突出的学生,可以适时选择自己理想的高中;智能一般、专长突出的可以适时选择普高类的艺术学校;智能较差而专长教好的学生可以适时选择相应的职业学校;而智能和专长都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延长学习时间,在达到学校所要求的学分后,再自主选择读职业学校和就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发展,这样的基础教育更为有效。

补短不如扬长。让学生在自己的短处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不但短处难补,更有可能限制学生的长处发展。相反,发展学生的长处,是一种立体效应,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内容,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若能在这些方面建立起一种长效的纵深发展机制,学生在这些长处方面的发展往往能带动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举一反三而触类旁通,让合适的内容引领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内尽情遨游,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大有可为的地方。

孩子们的教育最终还是要由孩子们自己做主,什么重要就学什么,这是一种市场化需求。什么适合孩子,孩子需要什么?不能靠家长老师告诉他们,要让孩子睁大眼睛看世界,让孩子时时都有瞳孔放大的表情。让适合干什么的成为那方面的行家,不需要过多的外在干涉,让孩子在大地奔跑吧,一切皆有可能!(摘自201632日《中国教育报》,作者:周芳元)

 

(《山东教育》2016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