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体教融合,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加力

管理之道来源:查看次数:14发布日期:2025-06-24

山东省威海南海新区第二实验小学   刘晓清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竞技运动体育学校   李   艳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青少年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深化体教融合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近年来,威海南海新区第二实验小学依托区内优质的体育资源,推进与区内竞技运动体育学校深度融合,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扎实开展,让青少年在享受体育锻炼乐趣的同时,锤炼意志、增强体质、健全人格。


一、推动思政融合,给予学生奋进力量
       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过程中,思政融合是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与区竞技运动体育学校紧密合作,共同邀请奥运会冠军、全运会冠军等体育界的杰出代表,走进校园开设思政大讲堂。这些冠军不仅取得了卓越的竞技成绩,更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思政大讲堂上,冠军们向学生讲述了自己在体育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感人故事。他们分享了训练过程中的艰辛与坚持,比赛中的紧张与激情,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勇气与决心。这些故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伟大力量,激发了他们追求卓越、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此外,冠军们还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和人生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通过思政融合,学生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极大的滋养和升华。

       为了让思政融合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主题活动。例如,开展“冠军与我同行”主题班会,让学生与冠军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举办“体育精神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魅力。


二、深化资源融合,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过程中,资源融合是关键所在。学校充分利用区竞技运动体育学校的优质资源,与区体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首先,学校邀请区体校的专业教练员到校指导乒乓球、篮球等传统项目的训练。这些教练员不仅具备丰富的训练经验和专业知识,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在他们的指导下,学生的训练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其次,学校与区体校共同研训新兴体育项目,如皮划艇、网球、跆拳道等。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体育课程选项,还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参与这些新兴体育项目,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最后,加大对特色项目的重点扶持。学校联合体校乒乓球教练员,开发《走进乒乓球》校本必修课程,分上、中、下三册,按照三个学段实施安排。上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相关知识,如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球拍的种类、乒乓球比赛最新规则等。中册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乒乓球技术与战术,在国球体育课和周三校本课上进行实战培训。下册主要是介绍乒乓球相关文化知识,如乒乓与中国外交、乒乓球之美誉、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成长历程等,增强学生对国球精神的理解,并内化成为个人成长的品质。学校每年分年级开展不同层次的技能训练和比赛,如低年级的颠球、中高年级的小球台训练、高年级的对打等。在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学生的体魄得以强健,精神得以升华,品质得以提升,为他们的幸福人生积蓄起成长的力量。学校发现,在做传统眼保健操时,很多学生找不到正确的按摩穴位,还有的学生用不卫生的双手按摩眼部穴位,这些都是导致护眼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体育教师和乒乓球训练教师根据学校的特色,将乒乓球运动中的技术动作与眼保健操进行整合,创编了特色乒乓球护眼操。学生手持乒乓球,配上轻松的音乐,眼球随着乒乓球的运动轨迹进行活动,放松眼部肌肉,实现轻松护眼。


三、密切交流融合,拓宽学生培优渠道
       建校四年来,学校已向上级体校输送了十余名优秀队员。这些队员在学校的精心培养和区体校的专业指导下,不仅具备了较高的竞技水平,还展现出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他们的成功不仅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和声誉,更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区体校皮划艇、武术等运动项目,从学校选拔培养了十余名后备队员。为了做好这些队员的文化学科教学工作,学校特别为他们制订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学校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和训练需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他们在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取得平衡。同时,学校还为队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如配备专职辅导员、提供自习室等。这些举措不仅能够让队员在训练中保持专注和投入,还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除了向上级体校输送优秀队员,学校还积极与各级体育部门、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例如,与市队皮划艇项目合作开展训练和比赛,与高校合作开展体育特长生招生工作,等等。这些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赛机会和展示平台,还为他们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拓宽学生的培优渠道和成长平台,学校还注重与校外体育俱乐部的合作。通过引入校外体育俱乐部的优质资源和专业教练团队,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育课程和培训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传统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等,还包括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轮滑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和培训,学生不仅能在体育领域得到全面发展,还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展望未来,深化体教融合仍将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体教融合工作,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层体校体教融合机制创新与路径建构研究”(课题编号:2023ZC22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