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学困生思维之困

管理与评估来源:《山东教育》小学刊查看次数:199发布日期:2018-03-05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    

 

班里有一群孩子,始终是老师耗费心神最多的人,他们曾被称为差生,后来被称为后进生,现在我们叫他们学困生。名称更迭的意义是教育观念的变化,“差生”是一个定性的称谓,让人心生沮丧;“后进生”让人意识到这个称谓是暂时的,让人心生希望;相对来说,笔者更认同“学困生”这个称谓,因为它更加客观地描述了这个群体的成因,引导教师去探究解决之策。

转变学困生委实不易,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目前为止,在转化学困生方面还没有成功的系统理论和操作方法。究其原因,正如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中所述:“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可以说,学优生的形成原因大都是相似的,学困生的状况却各有各的不同。

很多教育案例把学困生的形成归结为习惯、兴趣,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多集中在鼓励、尊重、关注等精神层面。其实,习惯和兴趣的缺失不是根源,更多的是一个结果的呈现,一个人如果总是在某个领域挫败,就很难让他永远保持兴趣。最初的根源应该是学习过程中,学生所面临的难以克服的困难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致使他总是面对学业的失败,最终积弱成疾,导致自信心的丧失。因此,教师除了要给予学生情感的关爱,还要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那些自身不能克服的困难,进而找出病因,并给予其帮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有一个成功转化学困生费佳的例子,并给这样的孩子编辑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这个案例之所以成功,不是老师单纯的鼓励和关爱,而是因为找到了病根,并开出了对症的处方。当然找到这个病根和开出处方都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来源于作者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积累、丰厚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储备以及对学生热情的关切。

在这个案例的启示下,我把对学困生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探求他们的思维过程,发现他们的学习之困。

“整十数加个位数和对应的减法”是一年级下册内容,利用前面百以内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十分简单,但对个别学生来说却很困难。这是一个内向又胆小的孩子,我指导他进行操作,看到算式就摆小棒。比如50+6,他开始摆得非常缓慢,先摆5个十,再摆6个一,当说结果时,他会再逐一把5捆和6根数一遍,告诉我是56。通过他的操作我发现,他不但不能把数的组成和计算联系起来,也不能把摆过的数保持在记忆里,他的困难竟如此之大。我没有过多地介入,只是不断地提供算式让他摆,并且告诉他,直到他觉得不用摆了就可以直接告诉我答案为止。就这样在摆了五组之后,他说能直接报答案了,但仍然非常缓慢,我看得出他已经可以在大脑中想象摆小棒的图式了。我又给了一组题让他继续练习直接说得数,直到发现他能张口就说,再教学减法,并且再次经历了“操作—想图—直接报得数”的过程。很显然,比刚才快了很多,我知道他终于完成了自身知识的建构过程。

大部分学生学前有计数和计算的经验,能够把原来的知识迁移过来比较容易。但也有的学生学前的认知比较单薄,除了知识的缺乏,认知水平可能也相对滞后,就像这个孩子。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学龄期(7-11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开始具有逻辑性,更灵活,更有组织。而学龄前期(2-7岁)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局限,非逻辑特征明显。现在研究表明这个界限并没有那么明确,但是总体是在渐进发展。作为学龄初期的一年级,正好连接这两个阶段,有的孩子已经很早完成了跨越,有的还停留在前运算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只是一味地责备学生不动脑,是不公平的。当其他孩子迅速答题的时候,我想学困生是茫然不知所措的,也是自卑的。如果老师不能去深入了解,对他们来说是灾难性的。正如这个孩子,他不能熟练快速地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说明在学前的经历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思维训练,对他来说都很少。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能经历从充分感知到抽象建模的过程,他的思维始终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以后的学习之路将更加艰难。所以,对他们不要要求知识掌握的多少,而是要退到最原始的状态,让他们去操作,去尝试,去体会,去建模,逐步训练他们思考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个学生的认知背景和认知方式是不同的。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学习之困,不能“白天不懂夜的黑“,要训练自己的洞察力,去观察判断学生的困难在哪里,找到帮助其成长的节点。

 

(《山东教育》2018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