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基于真实性评价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改革策略

发布日期 : 2024-06-21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望岳路小学   李晓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为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转型明确了方向,小学语文课堂也将呈现出新样态。而这需要重塑以真实性评价为核心的课堂评价范式,以支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真实性评价的理念,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改革策略。

一、优化评价设计,呼唤课堂回归教学原点

新课程改革之初,为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在不少学校,教师的表扬之声充斥着课堂,评价的形式大于内容。要知道,真实性评价既不是课堂管理的一种模式,也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的形式主义。在真实性评价中,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为的是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本身就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一部分。基于此,我们明确了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设计的三大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课堂评价并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评判的结果,而是要根据新教材的要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评价任务和评价内容应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规划评价任务和评价内容,让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同时,也明确评价任务,实现教学评的统一。二是个性化原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即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在这一过程中,课堂评价要凸显语文学科个性,评价标准也要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三是差异化原则。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特性,分学段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二、充实评价主体,让学生参与整个评价过程

真实性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小学语文的课堂评价要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首先是评价前置,即提前告诉学生课堂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对于评价工具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清楚知道自己在课堂上要做和能做些什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思考、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为学生自我提高和发展留出空间,而不是套用评价模板。其次是由学生参与评价开发和设计。要与学生一同讨论评价规则,让每位学生都理解“学习成功”的含义,并内化为内在的评价标准。教师要为学生立起一面镜子,使学生能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指导,自行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化并不是师生简单地分享评价权,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同样必不可少。作为指导者,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让其理解学习的意义。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示儿》的教学中,教师提问:“整体感知本诗后,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教师评价:“你大致理解了本诗的主旨。那么,陆游的悲痛与期盼,这一复杂的思想情感和深沉的爱国情怀,对你有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作为学生,我能做的是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从爱国情怀到个人理想,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感悟,用学生一听就懂的语言,使其感受到生命的充实。总而言之,学生正是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自我满足感、内在责任感。

三、丰富评价方式,多维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真实性评价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在方式上是灵活多样的。首先,教师要考虑小学语文不同年级的课堂评价差异,把握好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层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性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在小学低年级设置表现性评价任务,以“我是故事大王”“游园闯关”等增加评价的趣味性,更好地呵护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中高年级以过程性的课堂评价为主,增加必要的总结性评价,如通过纸笔测试了解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这一评价方式展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应有面貌,能够科学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成效。其次,课堂评价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融入智能时代的信息技术元素。例如,借助微信、QQ等软件引领家长与学生进行互评互助;选择钉钉上适宜阅读素养培养的“每日朗读”“看图说话”等模板,让学生参与每日“打卡”活动。最后,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有创新,展现出艺术性。何时评价、如何评价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专业素养,小学语文的课堂评价对人文性和艺术性要求更高,教师要重视课堂评价的启发性和激励性。例如,从“你读得真好”转变为“你的朗读很有感情,老师非常期待你有更大的进步”,这其中蕴含着独特的课堂评价艺术。

四、重视评价反馈,聚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真实性评价实质上是学生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整合,课堂评价服务于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此而言,课堂评价并不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给学生们一一评分,而是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一方面,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发展及内在激励功能。教师要以语文教育核心理念为指导,以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为旨归,以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为关键,找出非量化点进行突破,适时获取能反映学生课堂上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的可靠信息,再进行整理、分析和判断,组织学生集中进行优劣得失的讨论和研判,达成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的效果。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系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高阶思维能力包括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是知识时代对人的核心素养提出的新要求。真实性评价中,需要创设真实情境,如在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经验交流三大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到外交谈判的过程中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向评价者展示和证明了自身的智慧和思维成果,更发展了高阶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发展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品质,实现了自我提升。

总而言之,真实性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改革的新方向,也是综合科学评价、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这要求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课堂评价的艺术和智慧,通过评价前置、情境创设、自由表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生命本真在评价中的回归。除此之外,课堂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改进评价方式的契机,真实性评价总是与教学不断地交织在一起,教师要通过评价反馈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实现从“为了评价的课堂教学”到“为了教学的课堂评价”的转变,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