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书香育新人

管理之道来源:查看次数:12发布日期:2025-11-27



□ 杨   囡   马   帅


    近年来,济宁市兖州区主动将“书香校园”建设融入全民阅读,构建政府部门“双线驱动”、家校社“三位一体”、“阅+”五育并举的“书香致远”育人新格局,激励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双线驱动”,打造“书香兖州”


    兖州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素盛。兖州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连续两年将“城乡书房”“书香兖州”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着力打造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图书馆藏书35.94万册,年均服务读者14万人次,图书借还15万册次;构建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2023年以来建成5处城市书房,完成新兖镇等10处镇街20个端信书屋建设,开展主题全民阅读活动60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教育系统主动融入全民阅读体系,依托《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兖州区教体局印发全区中小学读书行动方案,推进全学段、全学科、全员阅读;举办“读书强基,乐享成长”小学读书节,配合央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二季第五集《双星会》拍摄,启动“人人唐诗三百首,岁岁读书五十册———诗书雅韵计划”,让阅读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2024年以来,累计投入400余万元,为全区60余所中小学更新配置图书18.6万册;邀请专家学者、知名作家等举办“阅读沙龙”“名著导读”等活动60余场次,举办全区中小学语文教师阅读与写作专题培训活动10场次,累计培训教师800余名;建成省级“书香校园”2处、市级“书香校园”9处,获评省级“星级图书馆”1处,以点带面,全面营造读书强基、乐享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统筹资源整合,突出“三位一体”,建好“书香校园”


    教育部门统筹“书香校园”整体规划,整合家校社资源要素,让缕缕书香回荡校园、充盈书房。


    一是筑牢校园阅读“主阵地”。各校将“书香校园”建设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其列为校长领衔课改突破事项,结合“一体两翼两助推”教育教学格局创建要求,因校制宜制订阅读方案。为便于师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启动“搬空图书室”行动,充分利用学校连廊、教室墙角、楼梯拐角等闲置区域,打造开放式阅读空间,全区50余所中小学累计陈放图书近30万册,覆盖全区6万余名师生。开展“主题阅读月”活动,让师生获得多样化的阅读体验,“以书换蔬”“阅读银行”“阅读时光机”等极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30余所学校组建绘本阅读课后服务社团,精心挑选汉英双语绘本3000余册,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二是突出家庭阅读“总后方”。开展“小手拉大手,阅读伴成长”家校共读计划,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布置读书区域、选择阅读书目、制订阅读计划,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6.6万余个家庭深度参与其中,覆盖率达到90%,累计评选“书香家庭”800余个,评选“最美书房”400余处。为进一步支持家庭阅读,兖州区《家校半月谈》电视访谈直播栏目连续两年推出读书节特别节目“读书强基,乐享成长”,累计观看人数达19万人次,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4.5%。


    三是搭建社会阅读“大舞台”。联合新华书店举办“读书强基,乐享成长”小学读书节系列活动,300余名少先队员齐聚1000多年前杜甫曾登临的“少陵台”,开启跨越千年的“唐诗之旅”。在兖州教育电视台开设《悦读时间》栏目,制作阅读领读课程《朝花夕拾》8期、红色阅读课程《山东红色故事100篇》10期,均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悦读成长计划》播出,向全社会展示兖州厚重阅读底蕴。组织师生参与各级阅读活动,在2024年山东省中小学生“寒假读好书”活动中,15名学生被评为“齐鲁书香之星”,34名教师被评为省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受邀参加齐鲁书香节暨山东省青少年阅读活动启动仪式。


三、突出特色引领,“阅+”五育并举,完善“书香体系”


    教育系统深刻把握青少年阅读兴趣、成长规律,突出“五育并举”阅读主题,开展“阅+”系列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开展“阅+读书养德”活动。印发中小学思政课建设“18个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纳入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二是启动“阅+智慧少年”行动。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校本阅读指导目录,启迪学生增长才干、拓宽视野。如区旧关小学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经典古诗文”校本课程,广泛开展古诗文晋级活动,1700余名学生人均掌握古诗文95首(篇),该校学生更是在市区两级“国学小名士”中华经典诵读电视大赛中屡获佳绩。


    三是开展“阅+读行万里”计划。将阅读与学生身心健康相结合,如兖州一中地理社团师生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念,查阅有关泗水河历史演变、水文特点等专业书籍100余册,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研学活动,徒步丈量泗水河120余公里,获得大量一手资料,“走进青莲湿地公园  厚植生态文明理念”研学课程被评为第五批山东省中小学优秀研学课程。


    四是实施“阅+美育浸润”行动。编排情景剧《兖州少年》,充分挖掘兖州历史人物的清廉内涵,唱响《红灯记》《穆桂英挂帅》等经典戏曲,在阅读与表演中砥砺青少年强国之志,3部优秀作品均在济宁市纪委“儒风廉韵”微电影微视频栏目中展播。


    五是打响“阅+耕读文化”品牌。盘活闲置校舍,打造17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引领师生深刻领悟传统耕读文化,体验四时之美,结合农时、二十四节气开展主题阅读,提高青少年劳动技能,让学生在阅读与耕作中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教育和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