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预习,填补语文预习的“黑洞”

发布日期 : 2014-1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说到怎样布置预习作业,这好像并不是个问题。大量的赛课乃至名师的示范课上,由于大多是借班上课,基本上没有预习作业,关于预习的研究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也强调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成了学生学习课文前的常规要求。但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不起劲。我曾经就“谈谈我们班的预习作业”这个话题让孩子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孩子们自由发言让我有振聋发聩之感,这烦琐雷同的预习作业就如“黑洞”一般,吞噬了孩子们语文学习的兴趣,

预习黑洞一:“涛声依旧”——我最讨厌预习作业了,每教一篇课文之前,老师都要叫我们按照预习要求读课文、标小节、查字典、搜集资料……每次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预习黑洞二:“兵来将挡”——我们都学会了应付预习。我们每个同学都买了《非常课课通》《教材简析》之类的教辅书。老师要求我们预习时解释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写段意,我们就把现成的内容“搬”到预习本上。

预习黑洞三:“学非所用”——老师只管布置预习,却从不真正过问预习的情况。每次老师都让我们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写下来,可是课堂上很少给我们质疑问难的机会。

如何营造自由预习的美丽空间,找到预习作业的有效“落点”?这是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找到预习作业的有效“落点”,确定合适的预习作业。

一、让“学生需求”和“预习作业”和谐统一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我们要考虑学生的需求,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设计。应当摒弃单调乏味的预习作业,努力设计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作业,从而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探究。

记得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后,在学生的“学后小记”本上,学生小佳的一段文字让我回味:“昨天预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时,我和同桌对课文中林冲打败洪教头的那几招很感兴趣。我们还用两枝铅笔比划了一番,终于弄懂了‘把火烧天’‘拨草寻蛇’这几个招式是怎么回事。我们准备在今天的语文课上露一手的,可是老师只是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老师在课堂上没有让我们表演,真是太遗憾了!”

于是在设计预习作业时,我专门设立“课堂金点子公司”版块。让学生帮老师出谋划策:上课时什么妙招大家感兴趣?我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开展什么活动?孩子们的花样真不少:他们建议教《金蝉脱壳》时,可以去网上找一段金蝉脱壳的录像资料来看一看,还可以带几个从竹林中找来的蝉虫的壳来看一看;有的同学找来黄山旅游时买回来的碟片,说学习《黄山奇松》这一课时可以看看;有的认为学习《伊索寓言》这篇课文时,可以开展一次伊索寓言故事会,让大家了解更多的伊索寓言故事……学生的 “金点子”创意无限。这样的预习,让学生在感受新鲜的同时,对课堂教学充满期待。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精彩的。

二、让“逻辑起点”与“现实落点”相互勾连

预习作业的设计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让“逻辑起点”和“现实落点”有效对接。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要努力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这里所说的“逻辑起点”是指预习作业应符合学习的要求,也就是体现教学的目标,课文特点。“现实落点”则是指预习作业要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服务。

1.作业超市。让学生选择。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有差异的,我们在设计预习作业时可以把预习作业分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1)趣味题,让学生乐做。这类题可以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把预习当作一件乐事,乐此不疲。比如《早》这篇课文。除了基础题,我让设计一道题:根据课文第三自然段关于三味书屋的陈设的介绍,在插图中找一找鲁迅的书桌。为了正确找出鲁迅的书桌,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读得兴趣盎然。(2)挑战题,让学生敢做。比如预习《游园不值》时,我设计了挑战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含有深刻的哲理,你知道蕴含的哲理是什么?能不能再搜集一些这样的诗句?这类题要求学生不但读进去,还要想开去,读出个人见解。

2.弹性作业。重学习过程。我在设计预习作业时,经常设计这样的弹性题:通过预习,我已经学会了……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预习,或针对文章、或针对语段、或针对词句,虽没有统一要求,但学生可灵活自如地预习。预习时完成这样的弹性作业,在汇报预习收获时,学生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兴趣盎然。

3.多元作业。促学生发展。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汇报查阅的资料时大都是拿着现成的资料,照本宣科,对材料根本不会灵活应用。这是因为预习作业过分单一,注重书面作业不重生活经验的获取,注重知识获取忽视了能力培养。语文即生活,预习作业应该力求多元化。预习作业可以是课文阅读,可以是课外资料的搜集,可以是生活中的采访,可以是观察体验,也可以是实验探究……例如:写人的课文,可以给人物“画像”;写景的课文,可以描绘心中的美景;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可以画连环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预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从“面面俱到”向“简约高效”美丽转身

不少人认为预习作业多多益善。预习作业越多越能提高预习的效益,所以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从学习生字词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到理解重点句段,以及课后习题问题的解答,简直是面面俱到,应有尽有。其实,一味拔高学生预习要求,实际上是将预习的“落点”放在学生的“零起点”上。是教师站在“教”的角度来考虑,认为学生必须掌握什么,学生被动应付。我们的预习作业应该以学情为“坐标”适当取舍,实现从“面面俱到”向“简约高效”的美丽转身。

凸显“重点”。为了给预习作业“瘦身”,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不同的作业,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比如预习记叙文,可以让学生抓住主要人物与事件,找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抓住细节感悟人物的特点和品质;预习说明文,可以让学生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以及运用的说明方法;预习诗歌,则可以让学生体会文意、体会情感、揣摩写法等。

服务“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难点。为了在课堂上能顺利突破难点,我们可以在布置预习作业时,设计一些铺垫性作业,设置循序渐进的“学习台阶”,促进学生提高发展。

注意“疑点”。语文学习强调学生的读书感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引导学生把课文多读几遍,注意每次阅读后的不同感受: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阅读中产生了什么疑问?对作者的观点或文中人物有什么不同看法等。这样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选出最重要的的“疑点”进行教学,就可以点在“临界点”,拨在“关键处”,从而让语文教学简约高效。

自由预习,让学生自主预习,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让预习走向有效,填补了语文预习的“黑洞”。让学生行走在语文学习的“自由王国”。

 

(《山东教育》201410月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