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给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发布日期 : 2014-10-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青岛市永安路小学   曲德洪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较完整而又有价值的一篇教育专论,难怪有人将之称为“中国教育的圣经”。研读这一中国教育的圣经,历久弥新,因为你总能从中读出其中所蕴含的现代意义。例如,《学记》中所阐发的教育教学十大原则时至今日其意犹新,在我这一线教师的阅读视野中,《学记》堪称一篇用美文写成的教学论,我对十大原则里的“和易以思”与“待其从容”两大原则深有体会,这两条原则使我更加清楚地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理论下的语文教学认为,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其特点是:要相机点拨,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昏暗中悟见光明而豁然开朗,在思考中心领神会而智力腾飞。新课程以现代教育思想指引这一教学行为,其内容涵盖了学生智能发展与人格培养两个方面。这恰恰契合了《学记》所阐发的观点——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在古人眼里引导启发不但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与思考中获得精神享受,不断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古人把引导看成能否为人师的一个先决条件,视为衡量教师是否善教的一个重要尺度。作为教师必须懂得“导”是教之兴衰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不仅吸取引导的精髓,而且扩大了它的运用范畴,其目的是在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课堂上,在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的平等对话中,更好地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人格发展的引领人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除了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我们必须认识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

例如在教授《雾凇》这篇课文,在引导学生感知作者是如何把雾凇遇冷凝结的形成过程写清楚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步骤:

雾凇的形成也是需要一定的遇冷凝结过程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这一变化过程的?读读下文,圈画出有关词语。

指名回答。

屏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银松雪柳了。

1.从这句话你都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雾凇形成的过程是缓慢的、悄无声息的、逐步形成的)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段话。

指导学生朗读。

2.同学们,我们读书还要把这些不会动、不会说话的文字读活了,才算是真正的读懂了。请大家再读这两句,看看文中哪个字把雾凇形成的缓慢、逐步的过程准确而形象地写了出来?(镀)引导理解:“镀”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出示解释)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一种金属薄而均匀地附着在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在文中是指什么?

生:雾凇——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在松针柳枝上形成。

3.雾凇是一次附着就能形成的吗?课文是怎样说的?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出雾凇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生: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是银松雪柳。

4.作者是怎么把这一过程写清楚的?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作者抓住关键字“镀”,运用这样一组“最初—逐渐—最后”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可以很好地描写一个过程。雾凇就是这样缓慢而悄悄地逐渐形成的。“镀”字把这三层意思都表达了出来。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文本,教师在其中只是启发和点拨,没有给学生一个详尽的答案,没有代替学生作出结论,而是积极促进学生的思考,并最终得到理想的答案。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在视界融合的过程中达到共融交汇。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是教师教学问答艺术中的精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是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必须具有时效性,具有启发的意义,所提问的问题应具备内在的逻辑关系,选择简单容易的问题开始,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使较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例如我在教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时有这样的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大家对文章中的词语掌握得怎么样呢?老师先考考大家,请同学来看这段文字:(教师出示)“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看看能不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瞻仰”这个词的含义。

学生自读,尝试理解“瞻仰”的含义。教师评价。

师:带着对“瞻仰”这个词的理解,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看看这一遍读完以后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提问。

学生再读这段话后自己提出以下问题:

1.到底是怎样的两棵樟树让人们如此喜爱呢?

2.人们为什么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3.人们为什么要把照片作为永久的纪念?

4.宋庆龄故居里肯定有很多东西,人们为什么总爱和这两棵樟树留影?

师:是啊,这究竟是怎样的两棵樟树,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文章里去寻找一下答案吧,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樟树的相关语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重点内容)

古人说:“疑为思之始,学之由。”学生之所以能质疑,正暗示了有教师的问题情境铺设,而且解答学生的发问时要利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引起学生的思考,以达到“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的境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老师通过创设猜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初读探究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同时,这一初读探究环节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回想我对这节课的处理方式,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和易以思”这一教学原则的现代意义。

“教学相长、禁于未发、长善救失、相观而善、学不躐等、退息居学、敬孙时敏、和易以思、待其从容”真的是我们现代教师也应时刻奉行的职场规则!《学记》中所述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教学原则对我们的现代语文教学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让我们继续从中汲取所需为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更多启思。

 

(《山东教育》20149月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