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质课比赛看当前课堂教学

发布日期 : 2014-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莱西市滨河小学   高永华

 

前不久,我有幸作为评委参加了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结束后,为便于日后进一步反思学习,也为了更好地与身边老师进行交流,我把自己的听课笔记做了整理。我的这些笔记可以概括为“四个规律”“五个疑问”和“六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四个规律:

规律一:身上有硬功的教师上课游刃有余。

在这次优质课比赛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功夫型”选手在比赛中的巨大优势,他们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几乎在一出场就征服了所有的评委。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首先是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那些流畅、舒展、美观的板书不仅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和感染,也像一杯美酒流入评委的心底,而且书写功夫过硬的老师板书速度快,这就必然加快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率。相反,如果书写功夫不过硬,半天写不出一个字,不仅课堂效率低,师生的双边活动也难以达到高度和谐。二是与学生沟通对话的基本功。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光是个普通话语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与学生进行随机对话的能力,这种能力决定着老师能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随时给他们以有益的点拨与巧妙的引领。有些选手在这方面的功夫的确让人佩服,他们与学生的课堂对话是那么自然,那么轻松,没有一丝一毫的雕琢与压抑。而有些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就让人感觉到一些“备课语”的生硬。三是老师的知识储备。这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深深感觉到丰富的知识储备是教师的重要资本,是课堂教学的坚强后盾。有些老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引经据典,随时旁征博引,能够随时举例印证,就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妙趣横生,学生的学习就显得更加津津有味。相反,有些老师知识单薄,就往往显得引导乏术,点拨无力。老师知识储备的作用更多是隐性的,渊博型的老师给学生的影响是灵活与素养,而浅薄型的老师给学生的往往是呆板与僵化。四是老师的课堂调控与驾驭能力。课堂的管理就好比修渠灌溉,缺乏有效管控的课堂就好比水在漫无边际地淌,耗时再多也不一定流到学生的心里。在这次优质课比赛中,我们看到许多选手强烈的课堂管理意识,他们会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随时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的每一滴水都会流到学生的心田里。相反,有些不善于课堂管理的选手,其教学的效果难免要出现差别了。五是研究与把握教材的能力。那些能够深入钻研并准确把握教材的老师,其课堂教学总是表现得线索清楚,重点突出,对难点的点拨到位。而对教材理解肤浅的课堂则会显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自己乱了阵脚,学生也往往被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质课比赛比的不是课,而是教师的教学功底,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规律二:心中有思想有理念的老师课堂不愁没有方法。

在这次优质课比赛中,我们能感受到那些怀揣先进教育思想的选手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想着如何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因此每一项教学任务的实施、每一个问题的处理都是那样到位。这类选手课堂教学的追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在学会的同时达到会学、乐学。所以,他们的教学不会满足于得到某个确定的答案,也不会因为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想法不一致而烦躁,他们把课堂上所有的变化与意外都迅速转化为教学的宝贵契机。而有的选手给人的感觉则是过多地关注自己的课堂是否会顺利进行,自己的教学是否会出纰漏,自己哪个细节是否会影响评委的印象,自己的表现是否会得到评委的满意。所以一旦感觉出现了某点失误便会过度紧张,从而引起思路紊乱。我们常常谈到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和方法是哪来的?其实很简单,最根本的就是来源于教育思想,有思想才会有艺术有方法。没有思想的艺术也好方法也罢,往往是故作姿态,表面形式热热闹闹而无法触及学生灵魂。这样的艺术,我们不妨称为假艺术。

规律三:胸中有目标的老师教学思路特别清晰。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首先有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要求才能清清楚楚知道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譬如航海,要知道此次出海去哪里,去干什么,至于走哪条航线就是个灵活性的问题了。从这次优质课比赛来看,多数选手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这些目标既有知识能力方面的“显性目标”,也有兴趣方法习惯方面的“隐性目标”;既有本堂课的“局部目标”,也有语文学科的“整体目标”。由于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师生的思维活动比较和谐,所以课堂教学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老师的思路是否清晰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方法的培养。教学思路清晰的老师不仅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而且也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相反,如果教学思路不清,东一头西一头的,长此以往,便有可能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受到破坏,从而造成学生大面积的思维紊乱,只是这个不良的后果不是立马就能显现出来的。

规律四:眼里有学生的老师总能得到学生紧密“配合”,得到学生加倍的回报。

有些参赛选手往往担心自己抽到的那班学生“配合不好”,于是就利用课前几分钟的“互动”千方百计地向学生“献媚”,或者竭尽全力地恭维学生,内心的意思就是“帮帮忙吧,拜托了”!而实际上越是这样,学生就往往越不“配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你的教学完全是为了表现自己,你的心里没有学生,自然眼里也不会有学生,学生的任何学习的愿望和需要你都不会很在意。你目中无“人”,只管你的滔滔不绝,学生读书发言的时候你似理不理,似听不听,甚至趁着学生读书发言的时候就去忙乎你的板书,学生受到如此的冷遇,他们凭什么还要去积极地“配合”你呢?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好多优秀的选手在课堂的第一秒钟就将全班每一个孩子纳入了自己的视野,学生的每一个细微的表现都会引起老师的注意,学生读书发言,老师会侧耳倾听。老师会透过学生的各种表现去揣摩他们内心的活动,从而迅速抓住那些有利的教学契机。在这些老师的心目中,学生是主角,老师是配角;不是学生要配合老师,而是老师要配合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有一种“服务意识”,这就是随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启迪与引领。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是学生登山的铺路石,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好伙伴,是学生成功的阶梯。如此,学生能不“积极配合”吗?还用担心比赛不成功吗?根本不用。因为评委所看到的是老师所实施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所组织的每一个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每一项教学措施都百分之百地作用到了学生身上,所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有效的双边活动,看到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低水平到高水平这样一个过程,看到了学生在课堂40分钟里的成长,他们评价的天平怎么能不向这样的老师倾斜呢?

五个疑问:

疑问一:问题抛出后,学生还没回过神来就指名回答,这样的提问能促进全体学生的有效学习吗?

有些老师怕课堂“冷场”,怕学生思考时间长了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就干脆不给学生思考时间,有举手的就提问。看起来是节省了时间,但这种节省其实浪费了时间。我们应当正确理解什么是“完成教学任务”。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是光看这些事情做过了没有,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看学生是否在学会的过程中获得了有效的方法。所以,老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善于等待,最起码要等到大多数学生进入思维状态再来提问。要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为了获得某几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

疑问二:一堂高年级的语文课,大部分时间用来识记字词,把“垃圾时间”用于读书,长此下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语文能力能得到培养吗?

我们强调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突出识字、写字、读书三大任务,这是指低年级。但是如果到中、高年级段我们还是把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纠缠字词,而最后十几分钟的“垃圾时间”用于读书,这就很不合适了。为什么?因为高年级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应当转向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所谓的阶梯式发展。识字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阅读可以促进有效识字,但是单纯的识字是绝对代替不了阅读的。所以,到了高年级阶段,要正确处理好阅读与识字的关系,要坚持在阅读中识字的原则。这一阶段的写字也要适当简化一下指导程序,可以采用写后指导的方法,让学生先动笔来写,然后再结合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这样不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还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疑问三:检查预习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这种方法能检查到学生的预习情况吗?

长期下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能得到培养吗?拼音是识字的一种工具,借助拼音识字是一种基本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学生预习生字的最终要求是在丢掉拼音拐棍的情况下认生字。如果老是带着拼音,那么他们就无法真正有效地去记住生字。难道我们要让孩子们一辈子都要依赖拼音去识字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检查生字预习时不带拼音,这样学生才会在以后的预习中把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进行科学记忆,也只有这样的预习检查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疑问四:老师在课堂上只当裁判不当导师,对学生的读书发言只评价对错不加点拨,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水平能得到有效提高吗?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是要领着学生走平道,而是要带着学生登山,要通过老师的有效引领,让学生去领略更高的知识境界。所以,我们的课堂提问也好,课堂交流也好,只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的思维结果或只让他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这都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提问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指导契机进行及时的点拨和引领,让他们的学习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这才能真正实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否则的话,那就只能是“天天踏步”。

疑问五: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插上与课文内容思想完全无关的练习,这样的做法会不会破坏学生的阅读思维?

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要透过作品的文字内容去理解,去分析,去想象,去评价,他们的阅读能力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不断提高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会集中在这篇课文的内容上。如果在这个时候插上某个与课文内容或思想完全无关的练习(譬如造句),就会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紊乱,从而影响他们对课文的系统学习。所以最好是把这一类的练习放在学习课文之后。当然,如果是可以加深课文理解的练习那就要另当别论了,譬如有的老师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换词法”,既让学生深刻领会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也加深了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更好地领悟了作者用词的巧妙和恰如其分。

六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1.上课不让学生看书、以课件代课本现象。用各自的课本学习不光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读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爱书的习惯。

2.课堂提问一问一答脱口而出现象。不经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不叫问题,也不可能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3.尖子学生撑门面,多数学生当配角现象。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素质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就是面向全体,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让少数尖子学生包打天下,不光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会导致优秀学生的固步自封。

4.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现象。教学的八面玲珑必然是八面粗糙,面面俱到必然一面不到。教学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在于做了多少事情,重在学生的能力提高。尤其是对阅读理解这一点来说,不应追求全面和完满,要提倡一课一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是为了理解一篇课文吗?不是,我们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怎样读书,怎样更加有效地读书。

5.过度牵引现象。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好的教学就是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走路,老是牵着手永远学不会走路,反而有可能使孩子成为残疾。

6.假活动现象。有些课堂活动分明是做做样子给评委看的,学生还没做或还没做完,老师就示意结束了。这种虚假现象实际上是在告诉学生,学习摆一摆样子就行了。

 

(《山东教育》2014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