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布日期 : 2011-1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博兴县第一小学   高飞

 

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不断进步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心理学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学会调节自身的学习,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逐渐意识到自身的思维过程和学习的策略与方法,成为一个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小学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责任,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科学课重要的教学任务。

几年来,我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作为自己教学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认真观察,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发现了一些有规律性的问题,并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预习,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

小学科学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探究式学习,这一特点决定了科学课的学习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不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里,而在课前和课后、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观察和积累。从教学的意义上讲,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是有计划的开放性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是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将要进行的科学学习活动,通过课前的观察、访问、搜集资料,有时也进行一些简单实验材料的准备。教学中,由于教师忽视学生习惯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状态。教师不作安排和叮嘱,他们就不去预习和准备;有时候即使教师布置和叮嘱了,他们的预习和准备也不用心,敷衍了事。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我根据三至六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特点,制订了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计划,按部就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在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课时,我把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的要求提得具体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居住情况,就近建立互助小组,要求学生相互检查、督促和落实,我在上课前首先进行课前预习与准备的检查和评价。从四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自己制订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方案,通过组织交流和教师指导,完善方案,付诸实施。到五、六年级,放手让学生自觉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和准备,我的任务是及时做好检查、评价和矫正,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和准备的好习惯。

二、激发兴趣,养成课堂提问和做笔记的习惯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课的学习方法,又是科学课的学习目的,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探究不仅应该成为学生熟练掌握的科学方法,更应该成为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就应该使学生善于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加工提炼问题,善于通过观察、实验等获取证据及善于质疑和表达观点。

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认识方法来指导,忽视作为习惯来培养;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观察、实验、收集数据等不够认真仔细,不善于做笔记,信息资料或数据粗糙;合作意识不强,讨论交流形式化;研究报告简单,证据不充分,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不完整、支离破碎,等等。

为了解决好上述问题,我把培养学生科学课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在学习之初,我通过有趣的启发谈话、奇妙的科学现象、精彩的科学故事、生动的科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逐步地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中获得有趣的体验和成功的快乐,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并转化为学习主动性和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是通过奖励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建立“问题笔记本”,每月评一次;后来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以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命名,作为大家一起研究的问题;再后来就是设立“小诺贝尔奖”,每学年评选一次。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聚焦问题的质量。学生观察、实验、记录数据、搜集证据时,我都是进行细致指导和严格检查,不合格的返工重做,绝不将就姑息。另外,通过组织学生评选优秀合作小组,汇报研究报告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些具体的做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和能力。

三、学以致用,养成文明使用科学场所的习惯

我校参考“科学研究院”的特点,设立了科学教室、科学实验室、科学图书馆、科学基地。“两室一馆一基地”为我校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使用要求。所以,培养学生使用这些场所的良好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对科学教室的布置感到新鲜,进到教室后东张西望,很久不能平静下来;对科学实验室中的实验器材很感兴趣,进入实验室就迫不及待地随意摆弄实验器材;在科学图书室毫无目的地乱翻一气,有时忘了自己研究的主题;到实验基地更是被动物、植物、各类科学观测仪器和设备所吸引,乱摸乱动,大声喧哗、吵吵嚷嚷是家常便饭。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十分安静的,学生在这些场所学习应该是静悄悄、有秩序的。从学生刚刚接触这些场所开始,我就提醒学生:除了最后的报告交流活动,在这些场所学习时不能大声说话;需要交流时要小声,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挪动桌凳和器材时要轻拿轻放,不能造成很大的声响;进出这些场所都要按事先安排的顺序排队进出,不能争抢和拥挤;要根据研究问题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需要借阅的办理好借阅手续;在实践基地有序地开展观察、种植和养殖活动;活动结束后,都要认真进行整理,清扫卫生,然后有序地离开场所。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和指导,学生都逐步养成了使用这些场所的好习惯,和教师一起创造了一个整洁、文明、有序的科学学习的乐园。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学生反复的强化训练。小学阶段正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增强习惯养成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指导和训练,培养其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再让良好的学习习惯来促进科学学习,为提升其科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东教育》201110月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