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教学 更贴近学生生活

发布日期 : 2011-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莱芜市苗山镇共青希望小学 张凤水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青岛版)“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可以从了解本班学生们的存钱罐切入,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然后从情景图回到现实中来,以本班的存钱罐为素材开展学习活动。具体如下:(1)首先是策略问题,即怎样才能知道存了多少钱,面对这么多钱怎样数呢?2)让学生将自己的存钱罐拿出来清点,引导学生先分类,将面值相同的人民币放在一起。(3)交流自己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可以从人民币上面的面值,正反两面的颜色、图案等方面进行辨认。(4)在认识了元、角、分的基础上,组织兑换人民币的活动,如一角兑换多少分,一元兑换多少角。为加深学生对人民币更深的了解,教师拿些实物贴上标价,放在桌子上,让学生拿手中的钱来购买物品。这样不但认识了人民币,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以内的加减法(一)中,两位数减一位数14-9=?”,我强调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最后出现了如下的算法:(1)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得出14-9=5。(2)先把9分成45,然后14-4=1010-5=5。(3)相加算减,因为9+5=14所以14-9=5。教师引导学生在全班交流、比较,并选择最合适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乐于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3.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如教学第一册中的分类一课时,有一道题是将4种交通工具(小轿车、公共汽车、自行车、小货车)进行分类。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出现了以下几种分类标准: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机动车和脚踏车分,按用不用汽油分,按轮子的个数分,按作用分,按快慢分。这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努力改善课堂交往的形式,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交往,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教师以自己的优势去迫使学生服从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

 

(《山东教育》2011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