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切莫冷落课前预习

发布日期 : 2011-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菏泽市实验小学 张玉清

当前中高年级语文预习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学生对预习的认识不深刻,认为预习可有可无;布置预习有内容但无要求,有要求但无方法,有布置但无检查评价……学生的预习经常是对所要预习的课文匆匆读一两遍,顶多再自学一下生字,对文本的内容不做仔细思考,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预习怎么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呢?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呢?

一、教师要切实认识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有人说,学生的课前预习就如同打仗前的侦察,打仗前不侦察往往就会出现不必要的牺牲。同样,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牺牲的是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牺牲的是对自能读书能力的历练。学生通过预习才能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课堂学习时积极主动。通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磨好“预习”这把刀,学生的学习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二、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要想让预习过程变成真正高效有质量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有方法的指导。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

1.课前预习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基础上,从低、中年级到高年级,由课内到课外,要拿出时间来细细地指导学生每一步该怎样做。

2.课前预习要遵循预习内容“具体化”,预习过程“精思化”、预习结果“求异化”原则。所谓“具体化”,是指布置的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或预习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所谓“精思化”,是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并把自己的想法、疑问一一罗列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自己的理解与课堂学习结果相吻合,自己便有了成功的快乐,就能激发求知欲望,引起思维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时,在学习过程中就能集中寻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求异化”,是指每位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的效果是不同的,存在着差异性,这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感受、体验和理解层次深浅不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首先让学生做到读书有目的和层次。至少要求学生有效地读三遍课文:第一遍:可以采用出声读,了解一下本课的生字哪些是以前通过课外阅读已经认识的,哪些是学习这一课之前仍不认识的,对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文中的拼音多读几遍,力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并标画出本课所出现的新词语,对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查字典了解清楚,真不理解的做上记号,然后力争把课文读正确。第二遍:基本扫除字词障碍后再出声朗读课文,力争做到读流利。第三遍:可以采用默读的方式,读完后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如: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从哪几个方面叙述的,可以分几个段落或层次等。默读时还要多动笔,例如给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上线,针对读后的问题做上记号。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查阅,可以通过网上浏览、图书馆、家庭藏书、报纸杂志,也可以从广播电视节目中收听收看或向他人咨询等等。如在学习《夹竹桃》前,就要让孩子查找有关季羡林老先生的资料,让孩子明白这位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

四、要通过预习演绎课堂教学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预习后的课堂学习差异可能更大。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落实预习情况,还要善于通过预习交流适度调整教学预设,“以学定教”。对于学生“看得懂”的,教师就“倾听”,尽可能少说或不说,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收获。对于书上“看不到”的,教师就“补充”,因为学生的“视力”毕竟有限,有些知识是隐性的,这就需要在课堂上适时“补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道不明”的,教师就“点拨”。有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仍然不会,或不太明白,这时教师可进行适当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对预习要及时评价

对于学生的预习,教师一定要注意调动其积极性,不断强化学习需要。如果不对学生及时评价,学生就会没了兴致,时间长了可能就影响预习效果。所以,预习后教师一定要认真小结,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预习能力。

 

(《山东教育》2011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