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引领语文教学成长之路

发布日期 : 2011-09-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 胡方旭

何谓中庸之道?《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说,中庸是指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也可指不思进取,保守。其解释略含贬义,其实不然。北宋大儒程颢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这就是说,中庸一要不偏不倚,二要无过无不及,控制好合适的程度,这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但目前看来,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新教材的使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失偏颇、有过之有不及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讨。引入了新理念,有的老师反映不会教语文了;看了名师们的教学,有的老师苦恼自己不知该学谁了;磨课教研的推进,使有的老师担心原有的教学风格会丢失了。总而言之,自己语文教学的成长之路陷入了迷茫,找不到方向。其实杨再隋教授的《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指出: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一席话道出了什么是语文。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究竟要干什么?如此透彻的剖析让我觉得:我们是教语文的,课程改革虽已多年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学中有些理念需要更新,有些做法却需要坚持,教出语文本色,是语文教学之正道;锻造出自己的执教风格,是语文教师之追求,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应用课件与语文本色的不偏不倚

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这都是原始而又基本的教学手段。现在多媒体课件开始广泛应用,恰当使用可以事半功倍,反之是语文课堂看似精彩纷呈,实则不然。过分应用课件,特别是我们的语文课,大量的震撼的听觉冲击和缤纷的视觉冲击不但挤掉了学生的读书时间,而且由于过于直接的刺激,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想象在具体的多媒体展示中失去翅膀,也会使学生对文本不感兴趣,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对文本感悟得不够深入、流于表面,语言的美,语言的作用自然无从谈起。几乎没有哪一节课是因为课件的出色与精彩而备受推崇。同样,几乎所有名师的课件都是简单的,他们对教材早已了然于胸,他们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设计同样能引人入胜。

记得在听北京名师武琼老师执教的《草船借箭》一课时,武老师什么课件都没用,硬是靠着一张嘴,带领大家走进了跌宕起伏的故事,让我们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可是当时有人也说过,“费这么大的劲儿干什么?借箭的过程《赤壁》这部电影拍得就很好,截取一段放给大家看不就行了?”当时觉得很有道理,都什么年代了,费这么大的劲去揣摩语言文字,值吗?可是再一想:我们如果这样做了,就成了简单看电影了,就成了欣赏电脑特效而不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了。这能称之为简单教语文吗?我们的学生还有时间读书吗?我们还会一起揣摩语言文字的魅力吗?学生的语文素养会有大的提高吗?一切不都是背道而驰了吗?让课件喧宾夺主的语文课还有语文本色吗?

中庸强调凡事不偏不倚,如果我们的课堂要想做到中庸要求的不偏不倚,就要合理地应用课件,努力用自己精巧的设计、激情的语言来代替。可见,我们要还原课件的教学辅助作用,让课件画龙点睛而非画蛇添足甚至鸠占鹊巢。当然现在一些地方一些老师过度强调课堂回归,拒绝使用多媒体,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名师的示范带动,又让多媒体的应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滥用到不用,不会用到拒绝用,特别是以语文本色之名拒绝,均属于将中庸的无过无不及为有过之有不及。名师不用,有他的道理;我们用得好,也未尝不可。面对篇篇课文,当用课件则用,当不用时则不用,关键是把握好取舍的度,需要我们年轻教师去勇于实践。

二、准确自身定位,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扎实教语文要求我们的学生在一节课后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的基本素养都有所提高,提高越大其效率越高,即现在的高效课堂。现实中的课堂却不容乐观,大量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让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各种教学风潮不断袭来让老师无所适从。

曾几何时,因为无法把握语文的本色,受课程整合的影响,我们在教授《鲸》这一课时,忽略了说明文的特点,鲸的生活习性及各种资料的补充占了主体,将它上成了生物科;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时,错把地球的知识和人类如何保护地球当成教学重点,只字未提这篇课文如何遣词造句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这个道理的,简直就是一节自然课或者是科普课。有的老师在讲历史题材的课文时大量补充历史资料,语文味儿没了,历史课的感觉特浓。

这说明我们在课改的大潮中只在随波逐流,流行什么风格就讲成什么风格,听了谁的课就学谁的课,学别人在课堂上或唱、或演、或画,也不看自己是否适合,文本是否合适,一律拿来照搬,上不走样才怪。名师的观点,我们能否接受?名师的意图,我们能否揣摩?名师所推崇的风格,与我们的个人习惯和气质是否吻合?今天学这一位名师,明天又模仿另一位,真是“偏之谓不中,易之为不庸”。教育的中庸之道,何从谈起?

课堂教学模式化,这一提法,也会让老师失去教学特色。模式化的东西剔除的就是个性化,模式化的课堂可操作、易操作,可时日一长难保师生不生厌倦,审美会疲劳,同理模式化的课堂亦会疲劳,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强制模式化与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提法南辕北辙。试看各位名师,哪一位不是教学风格鲜明?哪一位不是坚持自己的教育思想才结出硕果的?哪一位不是靠坚持自己的“中庸之道”才走到今天的?若窦桂梅老师放弃自己那种开朗与热情的风格,就不会带给学生刻骨铭心的美好回忆,就不会被人称为“一朵激情燃烧的玫瑰”。若周益民老师放弃了让语文学习成为诗意之旅的教育信念,他的诗化语文的教学之花还能如此美丽地绽放吗?

三、过度磨课不如去“琢课”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虽然有十年磨一剑之说,用“磨课”一词来定位集中组员智慧在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试讲过程,有失水准。“磨”字的解释有:①摩擦。②阻碍,困难。③消耗,消灭。④拖延,耗时间。除第一种解释的组词“磨砺”有比喻经受磨炼的意思,其余的解释都表示对事物有负面的影响。而且现实中,磨课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如磨课造成的教学时间的拖延,造成老师教的激情与学生学的热情的虚耗,造成教师风格个性张扬的困难与阻碍。“琢”字则不然,基本字义为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常比喻用心推敲考虑、刻意求工。琢玉的过程正如教师打造课的过程,亦如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

教师要想上出一节广为称道的课,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能力,这三种能力有多少是可以磨出来的呢?

(一)具有深厚的解读教材的能力

几乎所有的名师都有一个共识,充分地解读教材领悟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小学语文界的名师如贾志敏老师、于永正老师、李卫东老师无一例外地提到,上课之前应先将课文背下来。这样,教材的重难点、疑点才能做到了如指掌,知识能力的生成点才能真正胸有成竹,文本的解读自然水到渠成。

(二)要有新颖的教学设计

这是磨课团队的主要任务。教师自己倡导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方式以及教师的个人素质等等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所以,教学流程的顺畅、教学方式的新颖程度、各时间段的分配、重难点的组合、师生互动性活动的取舍、课件的应用等等,无一不是需要自己与团队潜心考虑,反复修改,进而精益求精。磨课的作用更多的是磨出了一支团队而非一名教师。

(三)要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驾驭课堂的能力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即课的成败。这种能力的高低也是体现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它需要教师在漫长的执教过程中逐渐形成。磨课的最后有的老师仍旧上得筋疲力尽、焦头烂额而不是期待的理想课堂,究其原因还是课堂驾驭能力不强。试图通过反复试讲一课即可获得,这个想法有些偏激,明显过之,这种磨课,也明显过度。

其实《诗·卫风·淇奥》中早就指出: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人之教学能力,当如琢玉。要选玉去琢,而非选石去磨。过度的磨课,磨去的是棱角,是风格,是激情,留下的是倦怠;琢课,琢去的是瑕疵,是缺陷,是失误,促成的是一只涅槃后的凤凰。若我们的磨课团队无论是玉还是石,一律磨之,结果自然是玉有过之,石有不及,事倍功半无疑又是违反了“中庸之道”。

想来《中庸》自西汉戴圣成书,传世已有两千多年,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应时常回荡在自己的耳畔。作为语文教师,任课堂改革风云变幻,唯有主见,不盲从。知道吸收的老师才能勇立潮头;也只有知道鉴别,知道选择,更知道拒绝的老师才会笑到最后。

最后,让我以《中庸》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唯有如此,我们自己才能破茧成蝶!

 

(《山东教育》201178月第19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