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课堂,培养创造思维

发布日期 : 2011-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胶南市东风小学 刘凤仙

创造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基础知识,而且要促成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创造热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建立和谐、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情感的交流,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向权威挑战,保护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发表见解。在教学中,如果学生答得不完整,我会鼓励他说:“回答得不错,如果你能……就更好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我会给他一个鼓励的目光说:“再想想看……”当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时,我会及时表扬,并且在评比栏中加一颗小星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能大胆、主动、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中去了。

二、创设探究情境,引发创新欲望

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激发其创新欲望,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先出示51287135997632008020718一组数,让学生判断哪几个数能被3整除。大多数学生都通过计算进行判断。在计算过程中体会到如此判断费时费力时,他们就会进一步思考:能否找到一种简捷便利的判断方法?利用学生这一心态,我设计了这样三个环节:第一,让学生观察总结51135920718这三个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通过再计算、再思索,发现在它们各位上数的和都能被3整除。第二,287976320080这三个不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这些数各位上数的和不能被3整除。第三,将上面的51变为151359变为539120718变为7021818702等后,让学生用新旧两种方法再进行计算和比较。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由学生自己在体验中建构新知识,学生尝到了掌握新知的甜头,迸发了解决问题的热情,从而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鼓励大胆猜想,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它是一种整体性的、粗线条的、简约的、跃进式的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从整体上把握对象,通过一段紧张的思考后,一下子接触到问题的实质,找到答案,即“一眼看出”,突然顿悟,但又不能马上说出理由。人的创造活动如果缺少直觉思维,就难以提出大胆的假设,没有假设,也就无法取得创造性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推测和猜想,培养学生“直觉”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勇气,这对于创造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节复习课上,我让学生用不同的解法解答这样一道习题:“一批苹果,每筐装56千克,可以装60筐。现在只有56个筐,要把苹果都装上,平均每筐多装多少千克?”5分钟后,大多数学生按常规方法列出了算式:56×60÷565656×(6056)÷56。一名学生举手说:“我还有一解法,列式为6056。”学生们笑了,我也一楞,这可是意料之外的事。我连忙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他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我没有否定这个学生的解法,而是把这个解法放给学生讨论,借此机会与学生广泛交流,最后意见得到了统一,这种解法是正确的。根据是:每筐的重量×筐数=总重量,而这批苹果的重量一定,所以每筐的重量和筐数成反比例。现在只有56个筐,筐数发生了变化,那么平均每筐装的重量也必须随着变化。把每筐的重量和筐数交换位置,平均每筐装的重量就成了60千克,而原来每筐装56千克,所以每筐就比原来多装(6056)千克。这位学生的思维就属于直觉思维。

四、运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去探索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导成份。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空多填等形式都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向各方面发散开去,不仅能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频生,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对培养创造型人才有重要意义。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时出了这样一道题:68×70+68×27+68×3。首先启发学生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在计算时应用什么方法。有的学生发现每个因式中都有一个公共因数68,符合乘法分配律,于是这道题就可以变成68×(70+27+3);还有的学生从乘法的意义着手去想,7068,加上2768,再加上368的和,也就是求(70+27+3)个68的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又收到了“精讲一题、带动一片”的效果。

创造思维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活动,它是思维品质各个方面的有机综合。因此,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仅仅重视结果,更关注知识形成的再现,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的各种思维品质协调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阵地。

 

(《山东教育》2011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