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乐乐做动作 轻轻松松学拼音
发布日期 : 2011-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淄博市临淄区实验小学 赵秀峰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首先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就是学习拼音。相对来说,拼音符号比较抽象,不容易识记,还容易混淆。如果教师不注意拼音教学的趣味性,没有让孩子充分参与到拼音教学的活动中,学生有可能对拼音产生畏惧和排斥心理,使拼音成为学习道路上第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将大打折扣,而这一幕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查阅了大量的图书和电子资料,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需要适时的活动来激发兴趣、保持注意力的特点,在拼音教学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边读边做、边想边做、边记边做,轻轻松松地掌握知识,愉快地渡过了拼音学习这一难关。
一、边读边做,明确音形
心理学表明,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的过程。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眼睛看、嘴巴读,同时还配合着“手舞足蹈”的动作,不仅保持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使他们发音准确,对字型也记得更加牢固了。
如在教学拼音韵母时,我不仅让学生读儿歌“张大嘴巴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牙齿站齐i、i、i,嘴巴突出u、u、u,嘴巴翘起ü、ü、ü”,而且让他们一边读一边把双手放在嘴角配合做“张大、圆圆、扁扁”等动作,这样手势和口形并用,孩子的记忆更深刻了。正是因为较好地掌握了发音口型,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师摆口型、不发音,让学生猜教师要发什么音的活动中,他们能很快猜出来,而且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在教学拼音字型时,我让孩子仔细观察后尝试着自己编儿歌。比如,在教学字母“t”时,书上给出的图是一个模特,高高瘦瘦的个子,两个手臂打开平放着,加上她在舞台灯光下的影子,正像字母“t”的形状。孩子们观察后很快编出了儿歌:“漂亮模特t t t。”于是,我让孩子们一边模仿着模特的样子做动作,一边说儿歌,孩子们学得兴致盎然。在教学“u”时,我让他们向上伸直双臂,而学习“ü”时,我让他们在“u”的动作基础上把小拳头紧握起来,这样无需更多的口舌,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两个单韵母的字形,并且明白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孩子们在动口的同时,肢体得到了舒展,不仅知识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同时也进行了课中放松活动,可谓一举多得。
二、边想边做,掌握规则
在拼音教学中有一些重要的规则,而孩子们记忆、运用起来难度很大。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办法:让孩子参与情境活动,在实际的动手、动脑中明确这些规则,从而深刻记忆和灵活运用这些规则。
如教学j、q、x与ü相拼时,我给学生讲:“小ü和j、q、x是最要好的朋友,他们见面的时候,小ü都要赶快摘掉小墨镜,再热情地和j、q、x拥抱。”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把字母宝宝卡片给孩子贴在胸前,还给贴ü的小朋友戴上了墨镜,让孩子们来表演。这样,学生在情境表演中,很容易就把小ü去点的规则记住了,并且在后面学习j、q、x和üe或ün相拼时,孩子们还能清晰地记得“小ü见了j、q、x,摘掉眼镜还念ü”,于是新知识的学习就可以进展比较顺利了。
再如在给音节加声调的规则教学中,“有a先找a,没a找o、e,i、u并列标后面,i上加调点去掉。”有些孩子对“i、u并列标后面”理解得不透彻,在运用中出错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同桌两人准备写有i、u的卡片各两张,并且用打开的书反放来当“声调帽子”。同桌两人不断交换先后位置,“声调帽子”的位置却总落在后面的学生头上,如果后面是i,那个同学还要及时把上面的小点用手遮盖起来。这样,在游戏中,教学难点轻松化解了。
三、边记边做,巩固提高
学习、理解知识固然重要,及时巩固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确的、不到位的知识点,我让孩子结合动作,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练习的多样性,突出了练习的高效性。
教学中,很多孩子对“b、d”“p、q”容易混淆,我让他们来做动作:伸出左拳,拇指向上,就表示出了b的形状,同样道理伸出右拳就演示出了d的形状,而让孩子将拳头向下翻便演示出了“p、q”的形状。这样一来,一些“小迷糊”就不再迷糊了。
在四声拼读时,为了让孩子读准调值,我让他们结合儿歌“一声高高又平平,二声好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一边拼读,一边用手臂配合着做相应声调的运动轨迹。孩子的手势幅度尽量地大,并且要求声音和动作同步,这样发音的调值就比较准确了。
练习中我还充分运用卡片,让同桌一人出声母卡片、一人出韵母卡片,就像打牌一样一人出一张,看谁先拼出来。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手能力,同时能让孩子在练习中保持较长的注意力。
总之,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们热情高涨,兴趣盎然,不仅学习掌握了知识,还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拼音教学中,我正是遵循这一规律,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快快乐乐的活动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知识,从而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山东教育》2011年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