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算术法则”提高教学效益
发布日期 : 2010-11-06点击次数 : 来源 : 张晓敏 王英水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活动成为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和学的基本方式。教学中,有的教师设计了一个接一个的活动,把课上得精彩纷呈、热闹非凡。笔者观察发现,有的热闹只是“流水匆匆水无痕”,并没有产生强烈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情感。那怎样才能避免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呢?下面是笔者在实验研究中引进“算术法则”的几点探索。
一、减法:减去负效活动,追求实在的情境活动
1.花枝招展型负效活动,去除
有效的活动应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拨动学生思维之弦,否则,即使再光彩夺目,也难免有作秀之感。
如一位老师教《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导入时精心设计了一个猜谜语发头饰的小游戏,头饰好看,讨学生喜欢,于是学生竞相抢答,课堂气氛很是热闹。但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头饰只在课前导入短短的三两分钟内被老师使用过,但它却在孩子头上戴着,或者是在孩子手里把玩,还有的小组轮着玩,足足有40分钟之久。
不难发现,游戏活动中头饰只有舞台效果,不仅没有发挥作用,反倒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负效,当切除。
2.节目繁多型负效活动,割爱
一节课时间有限,过多的设计节目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活动的时间造成限制。
曾听过《家乡的物产多又多》一课,老师是这样设计活动的:①抢答:观看课件演示,击掌抢答家乡物产的名称。②竞猜:出示家乡物产谜语,学生竞猜。③讨论:家乡物产的来历和特点,展示带来的家乡物产的照片、实物或资料,并进行分类。④竞赛:家乡物产知多少。⑤宣传:为家乡物产编写广告语,举行特产发布会。
听课中发现,竞赛性的活动虽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但活动一开始,整个课堂就忙碌起来,为了早完成,孩子们降低了质量上的要求。由于一节课组织的活动过多,像讨论活动,学生没有充足讨论的时间,只是在形式上体验了讨论,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动起来。结果,老师难以发现学生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学生也不愿意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品德课程重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其中的道德观点,如果为了完成活动而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学会忍痛割爱,权衡轻重,从中减掉几个活动,充分体验重点活动,做到少而精,精而深。
3.局限思维型负效活动,舍弃
有的老师在设计活动时,为了活动不惜做充分的准备,然而学生获得的体验却不能与此形成正比。
如一位老师执教《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为了探究“和动物交朋友”,将宠物小狗抱进课堂,让全班学生动手摸摸小狗的毛,握握小狗的“手”。老师为了促进体验活动深入开展,将盛有小金鱼、乌龟的器皿和食料发放给每个小组进行分组体验。结果,在后面全班交流“如何和小动物交朋友”的环节中,争先回答的孩子只有三种答案:摸小狗毛、握小狗“手”、喂小鱼和乌龟食。面对这样的活动,学生能体验的就这些。
这种局限学生思维的体验活动,应当毫不吝惜地舍弃。如果改成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记忆,充分回忆自己与小动物交朋友的故事,或者把这个环节设计成前置性作业,用生活经验,然后在小组或全班交流,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故事可讲了,效果好,又很经济。
二、加法:给活动增效,追求深层的探究活动
1.空洞式低效活动,填充
脱离学生生活的活动,是空洞的。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如《看我多精神》一课,教师由欣赏阅兵式引入新课,为学生提供各种图片、视频,让学生通过欣赏对比,了解不良姿势的危害,并产生学习正确姿势的动机,之后组织学生练习。学生观看时,时而赞叹声声,时而嗤笑阵阵;练习时也是热热闹闹。但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参与时好像只是看看、听听、说说、做做,并没有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这种空洞式低效活动应该有针对性地加以填充。如果教师收集相关图片、视频时,能增加学生身边小榜样的展示,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定会更强烈。如果组织活动时,能根据学生日常活动充实练习内容,增加小榜样的示范,评选“礼仪示范之星”,学生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参与。
2.紧张式低效活动,增时
品德课教学必须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感悟和发展。
如教学《我很整洁》一课,我设计了“拍下最美的你”活动。拍照之前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帮忙整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和周围同学身上不整洁、不得体的地方,并练习整理。可是在组织这一活动时,我要求看哪个同学、哪个小组整理得最快。结果,学生匆匆完成,草草了事,活动没有取到预设效果。
课后我认真反思,如果给学生安排充足的检查、整理的时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查纠自己及周围同学的形象,加上教师针对性的引导,会有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浅表式低效探究,改进
如果探究活动只停留在嬉玩活动的层次,学生的学习将处于一种浮躁的状态,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整个活动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如教学《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课时,我首先带学生们玩“贴脸谱”的游戏,几位蒙上眼睛的学生让五官搬了家,其他的学生又笑又叫,情绪高涨。游戏过后,我让他们谈谈如果失去了眼睛,生活会是什么样?学生交流着,但脸上,始终是兴奋的表情。这种快乐的游戏真能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眼睛的重要性吗?我陷入了思考。
一个优秀案例让我大受启发,我重新设计了教学活动。上课时让每位学生戴着眼罩摸索着走进教室找座位,接着又让学生戴着眼罩看一段动画。学生入境入情,感受非常深刻。
三、乘法:开展高效活动,追求发展的体验活动
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增加每项活动的附加值,实现一项学习活动达成多个发展目标。
1.课堂引导,评价学生行为
品德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更能使学生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反映出其道德认识,把学生原有的表层情感体验引向比较深刻的生活情感体验。
如《我是小小保洁员》一课我设计了两个环节。制作保洁卡,倡议大家保持环境卫生;提出金点子,设计《班级保洁条约》。课后,我问一个学生:“上完这节课后你最想干什么?”学生一脸的茫然,接连问了几个人,都摇头说不知道。上课时孩子们说得那么好,可一下课却高高挂起。我困惑了。
经过教研组的研讨活动,我感觉到作为老师应该在课堂上用评价的语言引导学生明白课后该做什么,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情感。于是我修改了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和班级的卫生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并结合教室现状及平时的卫生习惯,让学生谈谈怎样当好值日生,怎样保持教室的清洁,共同评选优秀值日生、优秀保洁员。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行为、想法加以引导评价,活动中现身说法,用事实说话,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自己动手给班级带来变化的乐趣和收获等。
2.课后延伸,内化学生行为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如学习《美化家园》,课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综合实践活动。如,调查垃圾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分类和处理的;搜集节水、节电小窍门;做环保小卫士,为社区环保出一份力,等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节约环保知识的体验和理解,获得了思想启迪,培养了良好行为。
在实践中只有不断优化课外延伸的设计,让《品德与生活》教学能真正关注学生的生活,才能激活学生灵性,释放学生潜能,使学生知、情、意、行得到有机的整合。
总之,一节品德课是否成功,不是看教师设计的活动次数有多少,活动内容多有趣、多精彩,而是要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做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们要准确把脉课堂,巧用方法,提高活动实效性,让学生在亲历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山东教育》2010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