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三课型”价值体现

发布日期 : 2023-12-22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山东省高青县教学研究室   李晓红

□ 山东省高青县唐坊学区和店小学   孙传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强调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坚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重点学习内容,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发展核心素养和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探寻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基于以上理解与认识,学校将小学段数学教学各个领域中的重点单元进行内容重构,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三课型”案例,挖掘教学单元中的核心素养渗透点,撬动学生核心素养的生长点,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完整闭合体系。现结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小数乘法》,阐述单元整体教学的“三课型”课例价值体现。

一、单元起始课的基础铺垫及思想方法引领价值体现

单元起始课既是学生建立知识技能的“基本点”,又是思想方法的“生长点”,更是活动经验的“聚合点”。起始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起始课中数学建构的过程与方法蕴含着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承载着数学学科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是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课。

《小数乘法》这一单元以思想方法为主线,确定信息窗一“小数乘整数”为单元起始课,是整个单元的基础和关键,要用足时间、重点突破,使学生扎实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序章节的展开夯实知识基础,积累活动经验。教学时引导学生多维度理解算理,体会转化思想的应用价值:

维度一:根据乘法的意义,把小数乘法转化为小数加法,2.8×4=2.8+2.8+2.8+2.8=11.2(元)。

维度二:借助计量单位换算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2.8=28(角),28×4=112(角)=11.2(元)。

维度三: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2.8×10=2828×4=112112÷10=11.2

维度四:以核心概念“计数单位”验证算理和算法的合理性,2.8表示28个十分之一,2.8×4表示112个十分之一,也就是11.2

学生在掌握多维度解决问题的同时,沟通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体会转化思想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突破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时“为什么两个因数的末尾对齐”与“积的小数点为什么点在‘2’的前面”两个问题,突破难点,激活思维,深入思考、交流与表达,感受算理与算法的一致性。

单元起始课隐含了整个单元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发展方向,成为本单元数学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多孔插座”。教师要夯实基础知识,引领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为后续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找到对应“接口”赋能。

二、单元生长课的迁移发展及核心素养提升价值体现

单元生长课是学生能够获得知识延伸、提高关键能力的课堂。是在起始课的基础上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进一步落实,在知识和方法的联系和迁移中,促进学生正向迁移类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每一个生长点都是单元起始课教学的继续和发展,也是知识的联系、发展和具体应用。

信息窗二“小数乘小数”作为本单元的生长课,教学中要首先唤起学生多种计算方法的思考经验,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接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单元起始课的“电费问题”作为本节课的导入,巧妙地将“小数乘小数”与“小数乘整数”紧密结合,赋予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学中,教师基于现实情境,充分放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展示、迁移优化,找到与单元起始课最适合的“接口”,在全班展示的过程中体验迁移推理、优化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小数乘小数”与“小数乘整数”的联系与不同,让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题目:0.4×2.170.8×18.51.05×0.03,让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通过分析“因数的对齐问题”“积的末尾有‘0’问题”“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知识和方法的联系和迁移中加深理解,优化知识结构,深化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三、单元提升课的整合梳理及关键能力培养价值

单元提升课是对数学知识后续建构、数学活动经验后续提升、数学思想方法后续深化的进一步引申。要整体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应用思想方法,形成模型意识。

信息窗三“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作为本单元的提升课,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去超市购物的情境导入,贴近学生生活,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设置“买2.5千克绿豆需要多少钱”“买大米和小米各2.5千克,一共需要多少钱”等问题,开启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思路,并用足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发现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一样,从而感受运算顺序的类比和迁移。通过交流问题二的不同思路,唤起学生已有的运算律的知识经验,有效落实乘法分配律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整数乘法混合运算和小数乘法混合运算在运算顺序和运算律上的一致性。通过问题一中计算结果只算到“分”的处理,结合实际生活,引发质疑,进而体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合理地取近似数,并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估算的合理性,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形成模型意识。

“起始课”建好学生学习的“承重墙”,“生长课”打通学生学习的“隔断墙”,“提升课”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者将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与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立足单元教学内容本质、知识联系、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维度,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实施路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ZC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