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学习新课标 担任新角色

发布日期 : 2022-12-20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     

2022421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公布。在落实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担任什么样的新角色,需要承担哪些新任务呢?

一、学习任务群的探索者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是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延续,实现了小学、初中与高中的一致性、连贯性。新课标一经颁布,学习任务群便成了一个热词,引起了老师们的普遍关注。

首先,我们要明确小学阶段有哪些学习任务群。新课标在小学阶段安排了6个学习任务群,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以及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我们还要清楚为什么设置学习任务群。如果从“人”的角度来思考与解答,理解可能更为清晰和深刻: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学习任务群就是一种课堂教学,不过是转变了内在主体,把以“教”为主变成了以“学”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学会学习,建构核心素养;培养的“人”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的问题——培养在复杂情境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培养人“做事”的能力。这种能力真正对学生未来的生活“有用”。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双线组织单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按“群”分。因此,根据一个教材单元的内容编排和目标意图,判断其属于哪个或哪几个学习任务群,再结合“教学提示”,厘清重点学习目标,从“大单元”的角度设计能够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的学习任务,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就能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实现学习目标,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共有3篇课文,分别是《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语文要素是“根据内容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执教本组教材时,笔者创设了“我的读书之旅”学习情境,尝试围绕“读书”这一核心概念,设计了“信息梳理(文章的内容)”“初步提取内容要点(读书的意义)”“深入提取内容要点(读书的方法)”“总结信息梳理、提取内容要点的方法(反思学习过程,形成学习能力)”四大板块。学生在真实的“任务驱动”下,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评价补充,不仅高效完成了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任务,而且形成了“做事”(梳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至此,笔者又顺势而导,引向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要求学生在介绍清楚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重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一系列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充分体现了“生本高效”的课堂理念,不仅使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得以落地,而且“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等相关学习要求也得到了较好体现和落实。

二、整本书阅读的点灯人

很长一个时期,学生的课余时间被辅导班以及大量的作业所占据。作为老师和家长,虽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但总不舍得“牺牲”课外辅导的时间,让孩子做不能“立竿见影”的事情。囿于老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没有规划、没有计划、没有策划,即便是读书兴趣浓厚的孩子,阅读得不到系统的引领与指导,阅读质量也不高。

作为一线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说:“语文统编教材专治不读书。”教材每册新设一栏“快乐读书吧”,让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也让学生阅读从“自由化、浅阅读”逐渐走向“课程化、深阅读”。教材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就是在告诉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分内之事。

作为一线教师,要清楚阅读范围。“整本书阅读”读什么?一是教材“快乐读书吧”中提到的书,二是教科书里节选的那些书,三是课后“阅读链接”“资料袋”等栏目提到的书,四是课程标准“附录2”推荐的书。

作为一线教师,要具备课型意识。阅读指导课大致可分为推荐课、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既要清楚四种课型的内在联系,又要关注其不同特点。如,推荐课重在激发兴趣,维系学生的阅读动机,可以把“课本推荐+教师推荐+学生推荐”作为该课型的主要内容。导读课要巧妙设计学习活动,以引导学生关注整本书的特点,在学生出现阅读障碍或者理解偏差时给予点拨。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不少老师重教轻导,仍旧沉溺于品味语言、感知形象、探究主旨,在“导”字上面花的气力明显不足,未能精准把握需要通过“这一本”培养学生哪些核心能力,做到以导促读。推进课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多角度、多遍次阅读,由形到神,读出文本背后的文化和思想。推进课推进的是阅读兴趣、阅读进度、阅读方法、阅读质量。交流课是在全体学生阅读完之后进行的,交流主体多元,学生、老师、家长可共同参与,交流形式多样,读、写、说、演、念、唱均可。交流课不能局限于一本书所得,要立足长远,放大视野,“一石多鸟”,为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思维助力。

为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提升阅读质量,教师还要承担“设计师”的角色并不断提升“设计能力”。有教师设计出“整本书阅读”十步攻略,具有较强的实操性。第一步:准备一张“阅读纸”——在上面画上四个格子,写下书中四个最有趣的情节。第二步:说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用六个词去形容这个人物,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第三步:告诉大家至少三条你新学到的知识——把你最喜欢的那部分画出来。第四步:理清故事主要脉络——尝试把故事的起始、发展和结果提炼一下。第五步:训练总结能力——这本书主要表达了哪些意思,并举些例子说明一下。第六步:训练批判性思考能力——一边读,一边做笔记,一边记下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第七步:表达自己的意见——你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列出至少三个原因。第八步:画一个故事图,能把这个故事从四个方面讲给朋友听。第九步:读非虚构书,尝试问五个“W”(1. who——关于谁?2. what——发生什么事?3. 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4. where——在哪里?5. why——为什么会发生?)。第十步:与老师或者父母进行沟通交流,表达想法,倾听建议。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学懂新课标,把握新概念,运用新思维去弊、求实、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