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的教学,让美术课堂“活”起来

发布日期 : 2018-03-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   闫妮娜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意义,无形中对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美术教育早已不是教会学生画画那么简单了,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感受生活的态度,所以我们要敢于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发美术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美术课堂教学,让美术课堂教学“活”起来。

一、让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课老师不需要讲得太多,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喜爱程度就很高。仔细反思发现,这些课一般都涉及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美术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我们不能被教材所限制,应该灵活地运用手中的教材,让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可以结合学校或者班级活动进行适当的整合。如学校举行化装舞会,我们可以亲手制作面具;班级举行课本剧比赛,我们可以利用美术课上学到的方法和技巧制作各种道具;圣诞节到了,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亲手设计、装饰教室等等。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不仅仅是课本上的那点知识和技能,远远不止是制作一个小台历就结束了,为什么做?做来干什么?才是最应该让孩子明确的事!只要我们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这一点,就无需再去刻意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些羡慕的眼光,那些称赞的话语已经成为他们爱上美术最好的理由!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在学习三年级上册写生课“美丽的花”之后,学生们都感到意犹未尽。根据当时的教学进度并考虑到学生绘画时不善观察、表现不够细致等问题,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我又带领学生开展了系列的线描写生课程,如线描写生“我的书包”“静物组合”“我的朋友”……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习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养成认真观察、耐心作画的好习惯。学生们面对自己非常熟悉的书包、球鞋都认真观察起来。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这些熟悉的“朋友”身上,还有这么多小细节呢!有的学生兴奋地跟我说:“老师,我以前都没发现我的书包上还有这样一个装饰呢!”有的学生画完后,看着自己的画,脸上露出兴奋和自豪。几次系列写生课结束后,他们画面中表现出来的细节越来越多,处理画面的方法越来越娴熟。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所带来的“额外”收获让学生和老师都受益匪浅。

二、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

美术课中的实践与体验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的美术课应该给学生们创造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通过亲身体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美术,这样才能使美术在无形之中深入到学生们的内心。有次我带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文化基地活动。来到乡土文化基地之后,我和学生们被那些丰富多彩又富有浓重乡土气息的艺术作品深深地吸引住了。“剪纸”“泥塑”等这些在课本上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往在课堂上只能算是纸上谈兵,对学生没有多大的触动,而那一天当学生们亲眼目睹并亲身体验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随机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们进行了提问,结果发现对于讲过的知识学生记住的并不多。脱离实际、泛泛而谈的知识即使是我们成年人也不会印象深刻,怎么又能去苛求学生呢?

上学期我们举行了校园雕塑活动,从材料的征集到校园雕塑的设计与制作,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当雕塑中用到了自己搜集的材料,当自己的想法被采用,当自己参与制作的雕塑矗立在校园中时,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将课堂变得更加丰满,学生乐在其中。

三、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爱上美术课

在开放式的美术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应该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更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接受或被动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在课堂上我们是否改变了以往的观念: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难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改变了观念的课堂,学生喜欢得不得了,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会乐此不疲地主动学习。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纹理”一课中,面对美丽的拓印画,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怎么做出来的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猜测着,我则是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听着。学生们说完了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想从我这里得到答案。我笑了笑,说了一句:想知道谁猜的方法对,那就试试吧!学生们一听立马开始行动。几分钟之后,学生们的脸上便出现了不同的表情,有的成功了,异常喜悦;有的遇到问题了,开始跟身边的同学讨教;有的解决不了了,开始向我“求救”。针对学生们在体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进行了简单的演示,学生们顿时恍然大悟,又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新的拓印。这一节课看似比较“乱”,但是整堂课都是学生们在主动探究与学习,甚至不舍得下课休息。我想这样的美术课才是真正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才是一节真正“活”起来的美术课。

四、用开放式的展评方式点燃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

以往的展评主要集中在课堂的最后五六分钟,说实话对学生的触动并不大,在自评、互评、师评等传统展评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设计一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那份成功喜悦的展评方式,让展评走出课堂,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定时上传到校园网开辟的美术专栏,定期定量上传,让学生和家长能在网站上看到自己和身边同学的作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美术学习给予更大的支持。

除此之外,我们还为每个年级开辟一个美术展示区,在我们学校每个年级都有一块专门的美术展示墙,展示墙设置在学生上下课的必经之路上,每次作品更新后都有很多学生围在那里,有的在找自己的作品,有的在欣赏别人的作品。

五、用美术文化的渗透滋润学生的心田

传统的美术课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而忽视美术文化熏陶的问题,而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也导致了学生思维与创作形式的局限性。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将一些能够开拓学生视野的视频、图片等信息穿插到不同的课堂中,例如课本中大师作品的欣赏、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网络视频的欣赏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帮助他们打开想象的大门。课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需要调整思路,才能无限拓宽学生的思想,正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我们只是着眼于课本上的那几个知识点,就永远摆脱不了死教书教死书的尴尬局面。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文化的渗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节课两节课就得以解决,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效果,我想多年以后孩子们的变化将会是巨大的。

“活”起来的美术课堂才能真正承载学生的梦想,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成长。要想让一堂堂美术课变得“活”灵“活”现,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我还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山东教育》201812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