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写“真”作文

发布日期 : 2017-11-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小学   刘汝英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的确,要想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必须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进而在作文中学会表达真情实感,写“真”作文。

一、细节观察,写真人

在描写人物的作文写作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言之无“人”的问题。虽然学生每天都在与人打交道,但是,许多学生很难从小人物身上去发现一些美好的东西,有时候发现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对于人物细节的观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从细节处观察周围的人,发现人们身上不同的特质,进而在作文中展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了几篇写人的文章后,我对于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何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揣摩人物的心理,倾听人物的语言等对学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指导。在学生掌握一定方法的前提下,我在班里办了一个“帽子节”,让学生在班里自己做帽子。帽子做出来了,真是各式各样:格格帽、皇帝帽、牛仔帽、蛋糕帽等等,学生们戴帽子,说帽子,扔帽子,演帽子,玩得不亦乐乎。在此之前,我先让学生确定一个自己要写的人,然后观察他(她)是怎么做帽子的,又是怎么上台表演的,观察动作、表情等等,然后想想,这个人的哪一个动作、哪一个表情、哪一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把这个人写下来,要求有细节描写。“帽子节”结束后,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再干干巴巴,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丰满、可爱。

二、情境观察,写真景

许多学生常常在选取作文题材或素材时遇到困难,仿佛一写作文就无题材可言,无素材可说。面对这一问题,教师有必要具备敏感的思想和敏锐的眼睛,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发现周围的作文教学素材。在每天的生活中,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情境,都可以为教师所用,从而引导学生观察、描写。有一天早上,我在上语文课,忽然发现窗外的梧桐树上飞来了很多喜鹊,它们三个一堆,五个一撮,叽叽喳喳地叫着,四面八方的喜鹊不断地飞来,不一会儿,整颗梧桐树上就落满了,那情景甚是壮观。有几个学生也发现了这一奇景,忍不住悄悄地歪头向外看去,我灵机一动,对学生笑了笑说:“孩子们,想不想看看窗外的梧桐树上发生了什么?”学生齐刷刷地把头歪了过去:“啊?这么多喜鹊呀!”他们不由自主地感叹。“猜一猜,它们在干吗?”我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在开会。”“在赶集。”“在竞选。”......学生们很兴奋地议论着。“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什么?首领是哪一个?”学生们兴奋地指指点点,兴趣盎然。不一会儿,喜鹊们陆陆续续地飞走了,孩子们失望地回过神来看着我。“过瘾吧?把我们刚才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好吧?”孩子们奋笔疾书,不多时,一篇篇妙趣横生的文章跃然纸上。

三、亲身经历,写真事

现在的孩子,走出家门的少,闷在家里玩游戏的多,这就给作文写作带来困难,导致学生无事可说。我想了很多办法,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我们班成立了小报社,有社长、编辑、记者、校对,每完成一期报纸,学生便拿到社会上去卖,所得到的钱再去买书或者体育用品,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学生第一次卖报纸后,他们很兴奋,课堂上,我引导他们回顾,整理。“你们第一次把报纸卖给行人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有什么感觉?”有的说:“我当时很害羞,不好意思开口,看见人就先躲开了。”有的说:“我第一次拿出报纸来时,一开始也害羞,一想到这是我们自己辛辛苦苦办出来的报纸,就豁出去了。”有一个孩子说:“我还礼貌地对迎面走来的阿姨说,这是我们自己办的报纸,阿姨,麻烦您买一份看看吧。”我又接着引导他们:“有人拒绝你们吗?这时候怎么办?”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纷纷说出了被人拒绝的无奈和难堪,同时也道出了卖出一份报纸的幸福和自豪。“这么难得的经历,你们想不想写下来?”“想!”全班呼应。于是一篇篇独特又真实的作文就出炉了。

四、有感而发,写真心

按惯例,每到周末,我都会给学生布置一项“小练笔”的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去自由选材。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第一节课,我行至教室门口,内心猛地沉了一下,只见姜舒月的身边围了很多人,她桌子和座位上都湿漉漉的,连书包也湿了。姜舒月两眼泪汪汪,脸憋得通红。有的孩子在忙着给她擦桌子,有的孩子帮着擦书包,有的孩子在安慰她,也有的孩子议论纷纷,猜测谁是“罪魁祸首”。看见我走进来,孩子们立刻鸦雀无声,姜舒月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刘老师,我水壶里的水不知被谁洒了,一滴不剩,书包也湿了。”原来是一位男生不小心把她的水壶给碰翻了,她的瓶盖又没扭紧。我让这个男孩子给她道了歉。没想到她还是不依不饶,而且越哭声音越大,越来越生气,以至到了愤怒的程度。见此情景,我觉得孩子的宽容比这件事情本身更加重要。于是,我让学生针对此事展开了一番讨论,我问他们: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心里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愤怒、惊讶、抓狂……学生们有不同的反应。我接着又问: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帮你,你又会怎么想?委屈、难过、想惩罚洒水的人……学生们各抒己见。我进一步启发:当知道别人不是故意的,还向你道歉了,你又会怎么想?原谅、宽容……孩子们议论纷纷,最终的结论是:做人要宽容。就这样,一场“疾风骤雨”式的训话课悄悄演变成了一场作文指导育人课。于是,我让学生以《洒水了》为题写一篇周记,想想如果此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是什么心情,前前后后心理上会有什么变化,这是一篇典型的训练学生心理描写的作文。第二天,一篇篇有趣的作文呈了上来,那真实的心理描写,生动的语言,让我忍俊不禁。由此可见,写真实的情感,学生才能有感而发,作文才能“真”“实”“趣”。

古诗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任何动人的文学作品,哪怕是一篇小作文,都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作者在生活中观察、体验并且有所思考之后形成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积累,在积累后运用,这样形成的作文才能写出真人、真事、真情,才能有童真、童趣、童心。

 

(《山东教育》201710月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