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

发布日期 : 2017-10-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刘  霞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来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努力把创新意识落实到每一堂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数学启蒙基础学科,如何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创设实践活动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设机会让学生动手又动脑,让实践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做一做、拼一拼、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周长”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摸一摸课本、练习本、直尺等物体的周长;再量一量头围、腰围的周长;最后让学生在学习单中描一描树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周长,并引导学生探索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这样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加有效,同时在动手实践中,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能力。

二、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是有意无意地制造着各种限制,限制住了原本潜质无限、活力无穷、个性迥异的学生,使其进行着缺乏独立思考的接受式的学习。学生或许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考得高分,可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怎么得到培养呢?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务之急。课堂教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定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学生在猜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在知识迁移、比较、拓展中,学会创新。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一上课就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直面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借助前面学习的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再通过剪、拼等活动进行验证,逐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1)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变了吗?

2)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能不能根据这些关系,总结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呢?

同学们思考、交流、讨论后很快得出结论: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面积没有变;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得到的结论,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也为今后学习三角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和其他类似的问题建立了模型。这个求证过程也促进了学生猜测、验证、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形成了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领会了割补的实验方法,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不但突破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思维,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时,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动态的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根据题意设置的活动物景。通过“声音”“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启迪学生很快寻找到“点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规律,化抽象为具体,深刻理解题意,正确地解决了问题。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吸引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既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才,时时是创造之机,处处是创造之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神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第一位,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一点展示自我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山东教育》20179月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