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发布日期 : 2017-06-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中心校   杨春梅

 

《论语·为政》里说得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生进入中年级后,我的课堂教学常常陷入“自言自语”的尴尬境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本书中读到叶圣陶先生的一段话:“学习语文要预习。反对不教学生预习,一切预习事项由教师代劳的做法。”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是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出现了疏漏,我的“教”和学生的“学”分了家,教和学没有起到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作用。为了让自己以后的语文课堂少一些无奈,多一些精彩,我决定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作进一步的探究。

一、调查分析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家长访谈以及反思,我发现,学生不能认真完成预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自身。学生对课前预习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积极、不主动。一部分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没有直接的联系。一旦老师忘记布置预习,他们就心中窃喜;如果老师布置了,他们便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他们认为,反正老师在上课时即将讲到这些内容,只要上课认真听讲,照样能学到知识。大多数学生喜欢预习,但没有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不知怎样预习。学习踏实的学生通常也是把课文朗读几遍,标好段落,画好词语,不懂的地方借助字典,将意思写在旁边。至于深入细致地预习,并找出重点和难点思考质疑,真是少之又少。

2.教师方面。首先,课前预习教师仅限于口头布置,要求孩子们这样或者那样,却忽略了像预习课文这样烦琐的过程,口头布置只不过是一阵风,风过是不会留下痕迹的,即使留下也是杂七杂八,模模糊糊。孩子们预习时忽东忽西,忽左忽右,缺乏清晰、明确、有条理的预习步骤。其次,教师布置课前预习没有明确的要求,不管是哪一类内容,总是千篇一律,既没有层次性,也不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另外教师对预习作业缺少相应的督促和检查,预习和不预习一个样,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教学任务的焦虑感让教师失去了倾听孩子们课前预习成果的耐心,迫不及待地将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拦腰斩断”。

3.家长方面。对孩子课前预习,大多数家长的意识淡薄。他们过多地依赖学校,依赖教师。对于课前预习,只是偶尔问问孩子“老师有没有布置”。如果孩子说老师布置了,家长就要求孩子按老师说的去做。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知识匮乏,不知道课前预习“为什么布置作业”,因此从来不督促孩子课前预习,更不指导孩子进行课前预习。

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真是任重而道远。

二、与学生一起设计预习方案

为了激励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前预习的学习中,我在课堂上积极征求他们的建议,和他们一起讨论、总结、归纳、整理,最后设计了两套预习方案。第一套预习方案适合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第二套预习方法适合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较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学生。我很清楚这两套方案的设计意味着什么,但没有明确指出来,只给他们提供两套预习方案,并且请他们自己挑选。这样既不会打击学困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也不会使优秀生骄傲自满。

三、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设计不同的预习目标

有些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但是教材内容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因此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拿课文来说,有记叙文、说明文、散文、游记散文、古诗、现代诗歌。它们的体裁不同,学生预习的目标也将不同。记叙文的学习主要关注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说明文要关注说明事物的方法,如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下定义、打比方、分类别、引用。游记要关注作者游览的顺序、描写的手法。诗歌的学习要关注语言极富感染力的特点,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因此,教师设计预习目标时,要根据文章的特点,避免清一色的预习方法。为了让学生对课前预习的目标一目了然,我进一步细化了预习要求,制作了表格,并且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提出了具体的预习目标。

四、倾听学生的预习成果

课堂上,教师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课前预习的回答,既是一种检查,也是一种爱。即便是错误的见解,也要鼓励学生再读一读,再想一想,等会儿再说一说,用足够的耐心点燃学生课前预习的信心。

读书之道,在于循序渐进。我坚信,做好课前预习也不例外。教师引导学生预习,一定要按照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扶到放,逐步深入。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课前就会有积极主动的预习;课堂上一旦有了教师的尊重与激励,课堂教学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山东教育》20175月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