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闲暇教育对策分析

发布日期 : 2017-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和福小学   孔德尚

 

留守儿童是城市迅速发展诞生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长年在没有父母、家庭缺失的情况下成长,虽然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社会发展的未来,但和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堪忧。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快节奏生活的来临,青少年的心理疾病日益增多,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困境更加严峻,心理健康问题普遍显现,如在学校生活中有退缩和逃避的表现,常常闯祸甚至会触犯法律而并无改过之心……这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不仅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在平日生活中和闲暇时光里去关爱他们。这就涉及闲暇教育的问题。闲暇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和课堂教育比起来,闲暇教育更多的是强调课堂之外的教育和关爱,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广泛的知识学习和实践,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和教育理念。闲暇教育会促使学生在信念、情感、心理、技能等方面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这种教育更加有效,更加有意义。

对于留守儿童,作为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有效的闲暇教育,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利用闲暇,为留守儿童营造较为完整的家庭环境

完整的家庭环境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极为重要,儿童发展需要有优秀的父母作为榜样,而从父母的教育中获得关爱,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为留守儿童建立较为完整的家庭环境是改善他们教育现状的关键。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之外利用闲暇时间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完整的家庭活动。如这样一个案例,大鹏的父母长年在城里打工,大鹏由奶奶教育,由于奶奶的溺爱和父母的“弃管”,大鹏显得比较不友好,并且对同伴活动有回避现象。当老师发现他的状况后,及时和大鹏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协助大鹏父母与大鹏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方式。除了在课堂上对大鹏高度关注外,在课下老师也和大鹏的父母保持长期联络,针对大鹏的心理和学习情况指导大鹏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一段时间后,大鹏父母利用通话、发短信、视频聊天等手段,不仅全面细致地了解到大鹏的学习生活情况,而且从几个月回家一次改为每周父母轮流回家一次,对大鹏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在老师的努力和父母的关照下,大鹏的性格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成绩进步很快,逐渐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全校动员,为留守儿童提供温暖关爱的学校环境

建立温暖关爱的学校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方面问题的主要方式,学校应该从大方向上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从学校环境出发,公平公正地对待留守儿童和普通学生;找出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缺失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寓教于乐,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也应该格外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把留守儿童推向“问题儿童”的边缘,在平等对待留守儿童和普通学生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展示出更多的耐心和关爱,以弥补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关爱缺失的情况。另外在各种活动中,学校和教师应重视普通学生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反作用,适当指导普通学生的家长教育孩子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促使同伴关系和谐,使留守儿童喜欢学校、喜欢同学,能够在同伴关系中获得温暖。

 

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宣传

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研究的方向也应从发现问题转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面,使研究结果能够真正用于改变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真正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利。另外,学校应参与并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充分重视这部分儿童,如促使乡邻关心留守儿童的日常交往范围,及时观察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闲暇教育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重点问题。只有充分运用学校教育和闲暇教育的“双刃剑”,才能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充分的教育。同时,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策略,尽量对留守儿童在教育上进行“特殊照顾”,使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照下健康地成长,不因为家庭的缺失而成为“弃管儿童”,不因为学校和社会的不重视而成为“边缘化儿童”。相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能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得以解决,留守儿童也一定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担负起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山东教育》20174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