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管理走向“合金”

管理与评估来源:《山东教育》小学刊查看次数:237发布日期:2017-04-05

山东省青岛市嘉峪关学校   张文龙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通过熔炼凝固形成,比单一的金属硬度大,抗腐蚀能力强,应用广泛。让管理走向“合金”,就是指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将教学某两个或多个元素融合在一起,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培养教师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特质,以应对当今教育发展对教师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近年来,青岛市嘉峪关学校的教学研究紧随时代教育潮流,打破教师“单打独斗”的格局,将教研内容、教师资源、教学资源等多个研究点融合在一起,继第一阶段的合作教学研究之后,又开展了跨学科项目组合作教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研究内容的融合

研究内容的融合,就是指每学期将研究的几个内容确定后,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融合,开展研究。如学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问题属性、电子书包、合作学习”三个研究内容,“问题属性”是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合理定义问题属性;“电子书包”是探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尝试开发其他辅助功能;“合作学习”主要探讨合作小组自评的有效性。三个研究内容都是指向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养的,学校以此为融合点,将三个研究内容融合在一起,确定研究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学校通过“科学分组—导师引领—集中研讨—技术指导—课程试讲—观课评课”这一路径,各学科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提升、成长,让跨学科合作教学顺利、高效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这其中,教师的成长轨迹是:以学科组为单位确定研讨的学科主题,然后进行个人独立备课,再辅以同学科组与跨学科组的集中研讨、技术指导、课程试讲等,落实于上课,提升于观课、评课,最后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实现以点带面的教师群体教学能力的螺旋式上升进步。

二、研究人员的融合

打破学科组界限,整合多学科教师资源,将各学科重组,按年龄层次、任教学科、骨干教师以及任教年级进行异质分组。如学校融合了“问题属性、电子书包、合作学习”三个研究内容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式学习’的策略研究”,将学校所有学科教师分为五大组,即五个跨学科项目组,每组由各门学科的任教教师共同组成,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式学习”的策略研究。每个项目组选出三位某方面有专长的老师作为跨学科组的导师,分别担任本次研究三个关注点方面的指导职务。各项目组三位导师首先分别就“问题属性、电子书包、合作学习”给组内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然后进行备课磨课,项目组内指定某位教师首先上立标课,上课前三位导师跟踪指导备课、磨课、上课。所有的研究程序共同指向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比如,信息技术项目组是由语数英音体美信息技术以及综合实践八门学科的14名教师组成,立标课选定的主题是sketchbook——一款基于pad的绘图软件。在问题导学方面,首先由项目组导师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分类法进行问题设计,优化课堂提问,让每一个提问都能递进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这节sketchbook课,基于有效提问的原则主要设置了包含记忆、理解、运用与分析、评价、创造等六项在内的八个主要问题,其中低阶问题三个,另外五个则为高阶问题,这样的问题比例设计既让学生能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同时又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们先尝试发现问题,然后师生合作解决。

在电子书包的使用方面,信息技术立标课备课时,各学科教师共同分析哪个部分使用电子书包能够很好辅助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信息技术课在电子书包的使用方向上与其他学科存在一些不同,电子书包的使用更多的是pad的使用,所以老师们建议可以将电子书包的广播、锁屏以及投影功能像机房管理软件一样使用,在评价环节上可以充分利用截图上传投票功能,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全班同学的作品。这样弥补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室单一展示、耗时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在合作学习方面,在跨学科组的集备中,以项目组导师为代表的成熟型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与新手型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互助性沟通。例如,信息技术立标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版块备课,身为数学老师的项目组导师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合作学习的深入研究,针对立标课反复预设各种合作方式的达成度等,帮助执教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研究方式的融合

1.兼容式指导辅助,同一个课案

为了提高立标课的质量,提高执教者的教学水平,导师有时身兼多重指导任务。如美术立标课,在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制作课件、设置相应的功能等,执教者都是初次实际操作,导师便从最简单的设置研讨、推送资源、如何应用抢答、如何应用锁屏等电子书包功能入手,耐心讲解。同时,对这堂美术立标课全方位跟踪指导,全力配合。当大家对拟人动画片导课产生异议时,导师反复帮助执教教师揣摩联想、拟人、外形之间的关系,然后大胆建议去掉动画片导入环节,直接由老师进行游戏添画开课。试讲时,学生对教师新颖的游戏添画开课引导充满兴趣,满怀期待跟随教师进入下一步的学习,这种开课形式给学生了一个开阔的思维和明确的指引。身为语文老师的导师,还不忘关注执教者教案中的语言表述和对学生的评价。最终,这一节电子书包环境下的美术课在大家的共同打磨下,顺利展示完成,打破了常规的美术教学模式,教师演示前置、教师讲授转换成微课视频推送翻转课堂、作品展示变成相互点赞等,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2.多面式课后研讨,同一个主题

立标课结束之后,围绕授课目标,各学科导师和教师立即共同开展研讨,共同提升。如信息立标课,主题是“sketchbook妙笔生花”,这款软件功能以绘图为主。在课后研讨中,美术组老师积极建议,可以以作品赏析与绘画指导两个角度为主;数学导师则关注课堂上任务的阶梯式分层;语文导师从整个课程情境的创设以及追问的技巧等方面给出建议,特别强调在归纳总结部分,用具有倾向性的语言引导技巧,培养学生口头语言组织归纳阐述的能力……这样的课后研讨,跨学科教师之间真诚交流,促进了每一位教师积极成长,专业素养提升,教学实效提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多元化,也更符合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3.递进式同课异构,同一个课题

我们的跨学科教学不仅包括项目组间内的交流与碰撞,还包括教学组内的教学研讨——同课异构。同组第二位教师在全程参与第一位教师上课后,结合自己的观察与理解紧接着进行同课异构,对课程加入自己的思考并进行再修改与升华,然后进入循环集备、试讲、正式上课与评课等几个环节。由第二位老师的课堂呈现效果来看,能够明显感受到一节新课的迅速成熟。这是一个精加工的过程。立标课的听课可以给老师们带来收获,但与实践相比还有差距,如果没有同课异构的环节,那么这次研究课就只有立标课一位教师的提升,而与跨学科教学相配合的同学科组的同课异构,以点带面,使得另一位老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感悟带入到实际应用过程中去,既提升了自己又启发了他人,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得到辐射性的共同提高。

术业有专攻,教师个体很难完成多学科的有效整合,而让教学管理走向“合金”,开展跨学科合作教研,可以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和加深,利用优势互补,将组间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展现出来。通过备课磨课研课,教师们不仅对课堂教学有了更精细的理解和把握,更感受到了团队带来的温暖。

让教学管理走向“合金”,开展跨学科合作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对教师的重大考验;让教学管理走向“合金”,就是凝聚教师们的智慧、力量、情感、责任心和事业心,让课堂教学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满足时代、社会、家长和学生对教学的期待。

 

(《山东教育》20173月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