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数学课该怎样上

发布日期 : 2016-05-05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小学刊

莱芜市莱城区吐丝口小学   李春华

 

本学期,实验数学课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我校全新展开。因为学具新颖,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借鉴,老师们摸索着前行。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学具设计课,使学具由教学中的辅助手段变成学生动手操作的学具,让学生体验在做中学呢?带着这些思考,我们重新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逐步探索我们的实验数学课堂教学。

一、利用学具和课本知识有机融合,学习新知

研究各种学具的特点,特别是充分利用科学构建包的学具,在学习任务清单的引领下,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笔记录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知识,老师讲的少了,学生活动多了,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同时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活动经验。如一年级利用科学构建包中的雪花片摆一摆、比一比、动笔画一画等理解移多补少的方法。根据“索玛立方体”各个组件都是正方体的组合,比较适合四年级学习“观察物体”,我们研究了各个构件的特点及组合方法和规律,把学具和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从导入中了解索玛立方体及各个组件的名称,到练习中不同角度观察六个组件,再到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拼搭立体图形从一个组件到两个组件最后用到六个组件拼搭立体图形,充分利用了索玛立方体贯穿始终,很好地实现了学习目标,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再如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除了传统的七巧板;新的学具像四巧板、T字谜也是老师喜欢用的学具。如用四巧板、破碎的蛋学习长方形及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利用T字谜和传统学具小纸片结合利用来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利用T字谜中的完全相同的两对梯形拼摆平行四边形,进而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弄清了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利用已有知识顺利地总结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剪、拼、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转化过程,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也可推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可谓一举两得。

二、在学具操作和数学游戏中发现规律,促进数学思考

很多学具的玩法和数学游戏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不是盲目地去玩。如何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基础上积极地思考和反思,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的思维,动手、动脑、动口,叙述的过程就是不断抽象的过程。在学生思维碰撞和交流中发现其中的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感受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T字谜的巧妙拼摆游戏中,要拼成箭头状?襚,学生往往拼出后,再拼却不会了。这时如果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箭头的特点(轴对称图形)和用板的规律,把箭头对称切割,两边完全重合,上下叠在一起拼好了,再打开便形成了箭头,还可以通过旋转和平移拼成T字形等图形,这样可以化繁为简,在今后的学习中孩子们会运用这个法宝解决问题,必将受益无穷。

棋类夺王游戏的必胜策略,困鼠游戏等绳类和魔戒大战等类的游戏,都可以引导学生找寻其中的规律,找到解出这类游戏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记录单记录思考的过程,操作、思考、反思、再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定向思维和专注做事的精神。数学需要思考,只有在思考中探索,才能发现数学世界的无限奥秘和严谨的数学逻辑,这才是数学实验课的真谛。

三、在数学实验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本思想的形式之一已经正式列入课程标准“四基”行列,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我们的数学实验活动课也要成为真正有思想的数学课堂,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心灵激荡,让数学思考问题的方法永存学生的头脑中。

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尝试,跳出“知识”教数学——感悟思想,寓思想方法于数学实验课中。如《恼人的铅笔》一课,铅笔系在学生衬衣的纽扣上,学具中的绳子比铅笔短,无法直接从纽扣上解下来。根据已有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借助”衣服做三角形的第三边,最终取出了铅笔。根据操作活动中的“借助”经验,引申到数学学习中的计算教学,借助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借助辅助线可以把不规则图形通过分割、添补转化成规则图形,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用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总结提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把借助思想推而广之,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算术棋》课堂上遇到困难,可以退一步,运用“知难而退”的思想,想办法设计新的运算形式,以达到把棋子全部推上的目的。

两节课渗透的不仅仅是一种数学学习思想,更是一种理性的人生态度。很多年以后,孩子或许会忘记课堂上所学的内容,但是课上所传递的数学思想及人生态度将始终铭刻在学生的内心,无法抹去。

一路走来,深深感受到实验数学的趣味无穷,但对实验数学教学的研究是没有尽头的。学习,永无止境;探索,永不止步!

 

(《山东教育》20164月第10期)